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民辦教育“熱”與“冷”折射高等教育多元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記者吳晶)過去6年間,一邊是承擔學歷教育的民辦高校及在校生人數穩步增長,一邊是非學歷教育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逐漸下降——這一“升”一“降”,直接反映著民辦教育領域的“熱”與“冷”,也折射出我國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發展。

    根據教育部的最新統計,2002年,我國民辦高校共有133所,在校生32萬人,到2008年民辦高校增至640所,在校生增至369萬人;同期,我國民辦高等教育機構數量和在校生人數分別從1202所和140萬人,下降到866所和92萬人。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指出,民辦高校的上升式發展得益於黨和國家對民辦教育工作的重視和支持。近年來,教育部在民辦高校招生計劃安排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和傾斜,並按照民辦高校實際辦學條件,保證民辦高校年度招生計劃安排。

    同時,這位負責人表示,民辦高等教育機構自身所具有的面向社會需求、靠市場調控、自主招生及提供非學歷教育的特點,也使它在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穩定發展的情況下,相應出現了學校數量和在校生規模的減少。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發展,毛入學率達到了23%,廣大適齡學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學機會增多。同時,高等教育發展把握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的關係,加大統籌,加快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使很多考生有了就業前景光明的就學新選擇。

    1999年,國家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決定擴大高教規模,民辦教育由此迎來發展機遇期,一批民辦高校如雨後春筍,蓬勃興起。

    目前,我國有高等學校近2300所,無論是學校數量還是學生數量,民辦高校均佔整個高等教育的四分之一強,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在一項關於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現狀的調研中發現,近年來,一些依託民營企業舉辦的民辦高校積極應對就業市場變化,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工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養效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陶西平説,一批民辦學校的飛速發展體現了我國社會力量辦學事業的蓬勃興旺,它們在調整專業結構、建設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摸索出的很多經驗,值得公辦高校學習和借鑒。

    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民辦教育有待從國家立法、政府管理以及高校辦學理念和教學改革等方面改善環境,進一步提升發展水平和質量。

    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閻鳳橋認為,由於民辦學校的辦學經費受制于學生學費,所以規模擴張成為民辦學校的發展導向,這就導致了有些學校為了擴大辦學規模,不斷降低錄取學生的標準,進而造成新生的質量低下。提高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需要校內外的共同努力。在外部,可以通過實施分類辦學制度、經費資助、評估、認證、準入資質、建立市場對畢業生質量的信息反饋體系等方面,對學校的教學質量形成一個有效的激勵和監督機制;在內部,則需要學校的管理者、教師和辦學者加強辦學質量意識,加強教學投入,因材施教,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更好地引導和教育學生。

    陶西平強調,我國目前人均受教育年限依然很低,政府對教育的投入總體還是不足,這都決定了民辦教育還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民辦教育發展過程中,特色就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

    北京吉利大學校長江樹人表示,民辦教育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産物,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意義,對社會的穩定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民辦高等教育也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繼續完善,更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指出,我國辦教育的宗旨是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和日益多元化的受教育需求,民辦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教育部門和各級政府將繼續根據有關法規和政策,因勢利導,改革創新,推動民辦高等教育健康穩定發展。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如果把6年間民辦高校增加的507所與民辦高等教育機構減少的336所進行對照,可以看出民辦高等教育學校在這6年間總體增加了171所,在校生增加321萬人,呈現增長上升的趨勢。這無疑表明了這一高等教育新生力量在巨大需求面前的旺盛生命力,值得教育管理者和辦學者關注和思考。

 
 
 相關鏈結
· 中國民辦教育發展大會召開——民辦教育前景廣闊
· 山西出臺規定鼓勵民辦教育發展
· 山西要求各地清除對民辦教育歧視性和限制性規定
· 季羨林與一民辦高校故事:國學大師心繫民辦教育
· 雲南設立2000萬民辦教育資金支持示範性學校建設
· 江蘇公佈年檢結果 登出3民辦教育機構辦學許可證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