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內羅畢11月4日電(記者盧荻)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將於本月8日至9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評估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暨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後續行動的落實情況,制定未來三年中非合作規劃,對進一步深化中非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中非經貿合作經歷了50多年的歲月考驗,在“平等互利、講求實效、形式多樣、共同發展”的基礎上不斷鞏固和發展。2006年11月,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國宣佈了全面促進中非合作的八項措施,涉及貿易、投資、人員培訓等多個方面。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3年來,中非雙方從促發展、惠民生的立場出發,紮實推進落實八項舉措,為深化雙邊經貿合作、促進非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實現對非援助翻一番的目標,擴大零關稅受惠商品範圍舉措已全面落實,對非免債工作基本完成,中非發展基金已啟動運營,一大批重要合作項目正在實施或竣工,部分經貿合作區建設已初具規模,援建醫院、瘧疾防治中心、農業技術示範中心、農村學校等工作進展順利,中國青年志願者和高級農業專家陸續到位。
在貿易方面,自2000年以來,中非貿易保持33.5%的年均增幅,2008年達到1068億美元,是2006年的兩倍,提前兩年實現了北京峰會提出的“力爭到2010年使中非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中國通過給予非洲最不發達國家部分輸華産品免關稅待遇、舉辦非洲商品展、派出採購團等措施,進一步向非洲開放市場,促進非洲商品向中國出口。
目前,對非貿易只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量的2.3%,中非貿易佔非洲對外貿易總量的10%,雙方貿易增長依然有很大空間。中非經濟有較強的互補性,擁有53個國家、8億人口的非洲大陸不但市場廣闊,而且充滿機遇。
非洲國家普遍存在經濟結構單一、工業基礎薄弱等問題,工業製成品特別是輕工、家電、電子等産品需求較大,而這些領域恰恰是中國企業的強項所在。中國企業則願意向非洲提供資本、技術和管理的實用知識,並分享企業發展的經驗教訓。
在投資方面,來自中國的大量投資在非洲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為非洲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2008年年底,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達78億美元。在對外投資快速下滑的背景下,今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逆勢而上,1月至9月達8.75億美元,同比增長77.5%。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多年來,中方堅持向非洲提供無息貸款、優惠貸款、優惠出口買方信貸、商業貸款等各類資金,用於支持非洲基礎設施建設。世界銀行負責非洲地區事務的副行長奧比亞傑利·埃澤奎西利説:“中國在非洲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來自中國的鉅額資金彌補了非洲國家財政方面的不足。”
世界銀行在一份報告中説,中國在非洲承建了大量橋梁、公路和鐵路,這些項目大多集中在自然條件艱苦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基礎設施的改善極大地推動了非洲經濟發展。
在對非援助方面,迄今為止,中國已為非洲援建近900個項目,其中民生項目佔半數以上。中方援建鐵路2233公里,公路3391公里,橋梁11座,還為非方培訓了3萬多名各類技術人員,派遣技術人員35萬人次、醫療隊員1.7萬人次,減免了35個非洲國家部分對華政府債務。
世界銀行經濟學家維維安·福斯特説:“南南合作加深了中國與非洲間的經濟聯絡。中非合作不僅帶動了非洲地區經濟發展,而且也給中國出口商品找到了一個有發展潛力的市場,中非經貿合作是互惠互利、互相補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