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群眾成為最大受益者
——我國公安機關開展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紀實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 隋笑飛)“今天我們休工,民警會來我們的工棚,給我們辦證,還講法律和安全防範知識。”今年5月3日,正在休工的10余名外來務工人員早早地聚集到工棚裏,等待民警的上門服務。四川省茂縣公安局鳳儀派出所轄區外來務工人員有1萬多人,為實現流動人口軌跡化管理,民警每隔幾天就會到企業、工地等現場開展相關服務。
這只是我國公安機關近年來大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一個縮影。強化服務理念、推進公安信息化建設、創新隊伍管理載體……我國各級公安機關堅持開拓創新,積極探索實踐,不斷創新社會管理,著力破解社會管理難題,日益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新期望和新要求。
信息化成為社會管理創新的“推進器”
今年3月15日上午,南京市“網上公安局”正式開通。網站開通3分鐘後,南京電信公司的員工趙先生第一個訪問了“網上公安局”。他只用了幾分鐘時間,就更改了自己駕駛證的聯絡地址信息。他告訴記者:“過去想辦成這件事,必須去交警大隊或車管所辦理。”
近年來,江蘇省公安機關注重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社會管理創新,著力推進公安信息化建設,強化對人員、物品、場所、單位等治安要素的動態管控,不斷探索新形勢下社會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有力掌握了社會治安的主動權。
面對大量流動人口,江蘇省公安機關注重運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以證管人、以業管人、以房管人”的工作機制,既服務了經濟社會發展,又提升了治安管控能力。
虛擬社會管理是社會管理的新課題。江蘇省公安機關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在全省1600多家網站的近2萬個欄目設置了“網上110報警崗亭”和“平平、安安”虛擬警察,24小時接受網民報警和諮詢求助。
我國公安機關以信息化建設為依託,積極探索社會管理新機制、新手段、新方法,著力提高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廣東公安機關創新打擊犯罪舉措,以“網上作戰”破解精確打擊的難題;創新和諧警民關係途徑,以“服務措施一網辦”破解新時期滿足人民群眾新要求的難題;創新隊伍管理載體,以“工作執法一網考”破解“幹多幹少一個樣”的難題……
上海市公安機關全力推進“實有人口、實有房屋”信息全覆蓋管理工作,為城市的和諧、世博的平安築牢了社會管理的“根基”,也將為政府今後更好地進行人口服務與管理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
信息化正逐漸成為公安機關社會管理創新的有力“推進器”。
強化服務理念 探索社會管理新路
民心順、根基牢,我國各級公安機關不斷強化服務理念,探索社會管理新路,把社會管理和服務延伸到人民群眾的“家門口”,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建立全省公安網站群,提高“平安南粵網”的規模效應;積極推行網上管理服務模式,提升便民服務效能;積極推行網上預警,有效預防和減少犯罪危害;積極推行網上信訪和警民互動,及時解決群眾訴求……廣東省公安機關創新和諧警民關係途徑,努力構建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了解辦事流程、打開電腦就能查詢辦理結果、鼠標一點就能辦理業務的陽光警務模式。
為有效解決流動人口等社會治安基層基礎管理的難題,廣東省公安機關為積極創新管理模式,實現了由防範型管理向服務型管理的轉變——全面推行居住證“一證通”制度,強化流動人口的動態管理;建立“大採集”長效機制,強化治安基礎信息排查等。
不僅在廣東,全國各地公安機關都不斷強化服務理念,探索社會管理新路。四川省各級公安機關積極探索建立監管場所與家庭、單位、社區的銜接機制,構建起社區、家庭、警務室“三位一體”的特殊人群幫教管理新機制;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探索建立集服務、宣傳、管理三大職責為一體,提供“主動上門服務”的交管服務站;安徽省公安廳推出“每週治安播報”,綜合發佈全省治安狀況,並根據區域、季節、群眾關注、中心工作等不同治安特點和警務重點,發佈警情預報……
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 群眾滿意度日益提升
不斷創新,積極探索,公安機關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群眾滿意度日益提升。
——通過一系列社會管理創新措施的實施,廣東省社會治安和公安工作在連續三年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礎上,2010年以來繼續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今年1至4月,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殺人、搶劫、涉槍案件分別下降13.1%、31.8%和14.6%;交通、火災事故同比分別下降9.13%和17.7%。
——江蘇省公安機關組織開展“平安祝福進萬家”互聯網預警服務工作,及時發佈各類預警信息,宣傳防範打擊網絡違法犯罪知識和技巧。活動開展以來,蘇州市網絡警情呈下降態勢,其中,QQ詐騙案件從每天40多起下降到5起左右,下降幅度達87%。
——吉林省公安機關大力整合社會資源,著力提升公安機關社會管理效能。2007年至2009年,吉林省群眾安全感滿意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
實踐證明,我國公安機關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群眾滿意度日益提升,人民群眾正成為公安機關開展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