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7月26日電(記者江毅、叢峰)“正是靠幾代東鍋人不斷傳承的那股不甘於人後的拼搏、超越精神,才有了今天立足於中國三大發電設備設計製造和出口基地之一的東方電氣集團所屬的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站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這家現代化企業總部大樓裏,東方鍋爐高級顧問李太順自豪地對來訪的記者説。
今年62歲的李太順,在東鍋已經工作了40多年,從一名普通技術工人做起,歷任廠長、黨委書記、董事長等職,見證了東鍋幾十年曲折艱辛的發展之路。
在上世紀70年代初東鍋建成時,當時的行業主管部門對東鍋的生産定位為:生産5萬千瓦級別的鍋爐。但是東鍋人明白,5萬千瓦的鍋爐遠遠不是中國發電設備的主流。不甘於現狀的東鍋人第一次展現出了自己的“拼搏、超越”勁:利用3年時間,自主研發了20萬千瓦級別電站鍋爐。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東方鍋爐在吸收消化國外引進的30萬千瓦控制循環電站鍋爐技術的基礎上,積極開發研製更適應中國國情的30萬千瓦四角切圓燃燒自然循環鍋爐。
“當時很多人不贊同我們做30萬千瓦的鍋爐,東鍋面臨的困難‘比天還大’。”李太順回憶説,“但是東鍋人看到了世界發電設備技術的發展潮流和中國電力增長的趨勢,堅定認為,若不開發30萬千瓦鍋爐,東鍋將沒有出路。”
敢於拼搏的東鍋人把這臺30萬千瓦的鍋爐稱為“爭氣爐”,下決心打一場漂亮仗。但就當“爭氣爐”汽包製造進入關鍵的時刻,1985年3月29日,自貢發生4.8級地震,東鍋大部分職工宿舍和廠房出現裂紋,上千戶職工被迫大搬家。
就在人們還在為東鍋職工安全擔心的時候,震中傳來消息:我國第一台自主製造的30萬千瓦鍋爐在東鍋誕生了!東鍋人在逆境中打贏了這場硬仗。隨後,東鍋生産的30萬千瓦電站鍋爐,得到了國內外用戶的高度認可,並贏得很大的市場份額,為東鍋帶來了10多年的持續穩定發展。
但是,企業沒有一帆風順式的發展模式。世紀之交,就在東鍋人雄心勃勃向著60萬千瓦等級鍋爐的研製邁進之時,他們突然發現自己一下子陷入了內外交困的處境之中。
1999年臨危受命、全面主持東鍋工作的李太順對那段日子記憶尤為深刻:“整個行業陷入低谷,東鍋不僅連續兩年發生鉅額虧損,企業內部管理也出了些問題。最困難的時候,職工連續3年沒有報銷醫療費用,東鍋幾乎到了‘關門走人’的地步。”
怎麼辦?領導班子一方面穩定職工情緒,一方面果斷地進行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將原來的後勤、輔助等部門和産業分離。一個萬人大廠最終擁有在職職工3400多人,經歷了傷筋動骨和脫胎換骨的改制,放下了包袱,輕裝上陣。
同時,東鍋始終牢牢抓住鍋爐這一主業,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即使在最缺錢的那幾年,我們也沒有放鬆對60萬千瓦鍋爐的研發,因為所有東鍋人都知道,核心技術才是我們翻身的根本。”
東鍋在技術研發上不斷取得成果,30萬至100萬千瓦等級超臨界、超超臨界鍋爐,60萬千瓦等級及以下亞臨界自然循環鍋爐,60萬千瓦等級亞臨界和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100萬千瓦等級核電站設備等産品相繼開發成功並居於世界先進水平。
“正是有了這些核心技術,東鍋才能在2002年中國電力發展又一個高峰到來的時候,再一次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用實力再次證明無愧於中國三大發電設備製造和出口基地之一的稱號。在逆境之中,東鍋人的這股子‘拼搏勁’再一次挽救了自己。”李太順自豪地説。
東方鍋爐的發展歷史,也是中國工業乃至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從單一的産品結構到多元化發展,從高能耗到環保升級,從單純的引進、模倣到消化吸收、自主創新,東鍋人靠著自己的“拼搏勁”,一步步從一個只能生産5萬千瓦等級電站鍋爐的三線企業,成長為中國重大技術裝備業的領跑者,在某些技術領域,已經可以與國外頂尖公司同臺競技。
以核電技術的國産化為例,李太順説:“1996年的時候,我們還只能在核電項目中承擔國外公司的分包合同,也就是給他們打下手。但是到了1998年,我們就實現了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核島主設備國産化的重大突破,並在部分核島關鍵設備的製造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現在東鍋已經成為我國核電站核島主要部件的生産商。”
如今,走出逆境的東方鍋爐秉承著為世界能源與環保提供先進裝備和一流服務的企業使命,已經形成鍋爐、核電、環保、電站輔機、石化容器和電站服務等六大産業,“企業創百年”成為了新時期東方鍋爐的又一個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