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洪救災主戰場上創先爭優
——湖北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奮力迎戰“兩江”洪峰記
新華社武漢7月30日電(記者李鵬翔)受連日強降雨和上游來水影響,長江、漢江兩大洪峰幾乎同步到達湖北境內,形成“兩江夾擊”之勢。面對罕見汛情,湖北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把抗洪救災作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和創先爭優最重要的實踐,全力打贏兩江夾擊這場抗洪硬仗。
堅強堡壘,在抗洪一線鑄造
漢川地處漢江下游,汛情嚴峻。7月25日,漢川啟動一級防汛應急響應,市委迅速動員5400多名黨員幹部加強防汛值班工作。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積極響應,馬鞍鄉榔頭磚瓦廠和馬鞍磚瓦廠24名黨員帶領96名職工,分成四組負責350米堤面的巡查。
7月27日晚,武漢市蔡甸區接到命令,要求確保在次日6時前連夜緊急轉移杜家臺分洪區內群眾2.5萬名。區委迅速組織黨員幹部5000多人進村入戶,將區內群眾緊急轉移,妥善安置。
武漢市各級基層黨組織紛紛成立“黨員先鋒隊”24小時巡查險情。一些私營業主黨員也主動參加守堤護壩。漢正街向群文體市場黨員朱磊春説:“保衛大堤就是保衛家園,參加防汛抗洪是每一個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7月27日淩晨5時,天門市多寶鎮趙家潭村漢江段發現管涌險情,附近鄭場村黨支部書記鄭元梓帶領200多名黨員群眾火速奔往險段,看到管涌群帶著黑沙、噴出半米多高的水柱,大家來不及喘口氣,就加入到扛沙袋、堵管涌的行列。28日上午,趙家潭村再次出現管涌,一夜沒合眼的鄭元梓又率領村裏搶險突擊隊,投入到緊張戰鬥中,得到當地群眾一致好評。
先進典型,在抗洪一線涌現
抗洪搶險關鍵時刻,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赤壁市在抗洪救災中開展“三比三帶頭”活動,全市1.5萬黨員幹部比貢獻、帶頭防汛抗災,成立黨員搶險突擊隊176支,除險600多處;比實績、帶頭生産自救,齊心協力做好搶排漬澇、搶播搶種,把損失降到最低;比服務、帶頭幫困濟貧,穩步推進“結對共建、結對幫扶”,解決受災群眾實際困難。
武漢市蔡甸區張灣街柴林垸三面環水,被稱為“葫蘆壩”,是漢江險段之一。旭光村處在葫蘆尾,村黨支部書記肖三炎在7月28日迎戰洪峰戰鬥中,不慎摔斷肋骨,幾次被幹部群眾送進醫院,幾次又偷偷跑回防汛一線,晚上10時暈倒在江邊,最後被街道工委書記硬“押”著到醫院就醫。
仙桃市沙湖鎮64歲的老黨員湯家義為了找準一個直徑40公分的管涌位置,搶在年輕人前第一個跳進水裏,潛入數米深的水底摸索,腳掌被劃破了也全然不顧,大家勸他上岸,他固執地説:這點小傷算什麼,我熟悉這裡。
孝昌縣花園水文站老黨員、站長魏志明,為了準確測量澴河水情,帶領3名工作人員在暴雨之夜駕船工作,被打翻的測量船扣在水下,一直漂到2公里外才得救。
洪湖市黃家口鎮萬嶺村委會原主任、黨員劉守軍兩年前因身體原因主動“讓賢”。村裏這次本沒有安排他上堤,劉守軍知道後非常生氣,主動請纓,參加巡堤搶險,因勞累過度,失足摔倒在涵洞裏,經過5天搶救治療,最終不幸逝世。
組織部門:在抗洪一線保障
面對嚴峻的汛情,在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全省各級組織部門認真貫徹中央關於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做好當前防汛工作的指示精神,加大組織動員、幹部考察、典型宣傳等工作力度,為奪取防汛抗洪重大勝利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7月27日,“兩江”洪峰直逼武漢,在此前兩次動員的基礎上,湖北省委組織部再次下發了《關於在抗洪搶險和災後重建中進一步發揮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緊急通知》。
新任湖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侯長安同志要求,全省各級黨組織把抗洪搶險救災工作與創先爭優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與“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同時注意在抗洪搶險和災後重建中考察識別幹部,把領導幹部在抗洪搶險和災後重建工作中的表現情況,作為選拔任用和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
湖北各地充分發揮組織部門的職能作用,為抗洪救災工作提供保障和服務。漢川市委組織部先後兩次選派精幹人員組成考察組,深入防汛一線展開考察,每到一地不打招呼、不露身份,直接深入現場明察暗訪,掌握各級領導班子、黨員、幹部在關鍵時刻的現實表現,考察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應對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武漢、荊州、鄂州、仙桃、潛江等地組織部門,通過做好組織動員、一線考察、火線入黨等工作,促進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防汛抗洪中創先爭優,在創先爭優中考察幹部、檢驗班子、評價黨員,確保各地奪取抗洪救災鬥爭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