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世博人”眼中的“財富”—專訪上海世博局局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3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10月30日電(記者譚浩 許曉青 張曉松)經過8年籌備,184天不間斷的運行,上海世博會將於10月31日晚間落下帷幕。作為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的“掌門人”,局長洪浩的心情既激動、自豪,也充滿了留戀與不捨。記者專訪了這名“世博人”,請他暢談在世博收官之際的個人感想。

    世博會留下的物質和精神遺産將深深影響我們的未來

    記者:單日最高客流逾103萬人,累計參觀者超過7000萬人次,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這一個個世博會歷史新高意味著什麼?

    洪浩:作為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註冊類世博會,上海世博會在組織者、參展方和參觀者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協作下,總體運行平穩有序,單日最高客流超過103萬人,累計參觀者突破7000萬人次,雙雙創出世博會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參觀者收穫了良好的觀博體驗,參展方達到了預期參展目的。

    事實上,世博會184天,平均每天將近40萬人進出世博園,高峰客流60萬-80萬人,極端客流超過100萬人。實踐證明,我們不僅經受了大客流的考驗,世博園區周邊以及整個城市的交通也基本保持了通暢,辦博對市民的正常工作、生活的影響也儘量降低。

    這一盛會即將落幕,來自世界各國的參展方將陸續返程,相信這段充滿激情的歲月,對每個世博人都是一段難忘的經歷,我們都充滿了留戀與不捨。我們相信,世博會留下的豐富的物質和精神遺産將深深影響我們的未來,世博會留下的美好記憶,將珍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上海的“世博經驗”將對我們有更多啟發和借鑒意義

    記者:從十年前的申辦,再到今天的成功舉辦,回首上海世博會的夢想、申請和舉辦歷程,“世博經驗”將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洪浩:世博會從最初申辦,到現在即將順利閉幕,時間跨度長達10年。回顧這段歷程,我對辦世博的“經驗”有三點感受和體會。

    一是靠恒心和毅力。十年申博、辦博歷程,是一場漫長的接力賽,其間無論遭遇多少艱難曲折,世博人都滿懷夢想,憑藉一顆恒心和堅定的毅力,攻堅克難,最終實現了辦博的成功。

    二是靠服務意識。舉辦世博會這樣的超大型活動,組織者、參展方和參觀者這三大力量決定了其成敗。作為組織者,一定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盡心服務參展方和參觀者,一方面切實解決參展方的問題和需求,為他們的參展創造條件;另一方面要用心完善參觀設施和服務舉措,為廣大參觀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盡力使他們擁有良好的觀博體驗。這些是世博會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是靠實事求是的態度。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俞正聲同志在世博開園100天之際接受媒體採訪時的形容:試運行第一天,漏洞百齣、狼狽不堪。因為我們是第一次辦博,也從未有過組織如此長週期、超大人流活動的經驗,對於試運行暴露出的問題,我們本著正視問題、直面困難的實事求是態度,不埋怨、不急躁、不掩蓋、不掩飾、不回避。大家齊心協力動腦筋、想辦法,群策群力。後來,世博園秩序一天比一天好,參展方和參觀者的反映也逐漸趨好。

    我説的這“三靠”僅僅是個人想法。或許有人會認為,世博會是舉全國之力,集全國乃至世界智慧來辦一件事,這樣的模式難以複製。但我認為,舉辦世博會的經驗也有普遍性,有許多可以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對我們都會有啟發和借鑒意義。

    上海世博會帶來了眾多隱性財富

    記者:對於上海世博會來説,數字已經見證了“看得見”的成功,那麼它還帶來哪些隱性財富呢?

    洪浩:除了上海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之外,上海世博會給上海的發展留下了寶貴財富。

    首先,進一步提升了上海的自主創新能力。圍繞世博籌辦工作,上海各行業各領域積極參與,全力以赴,這個過程是提高上海城市自主創新能力的一個大好機會。科技創新成果被廣泛應用到世博場館建設和世博籌辦各個領域,借助世博會的推動力,全社會逐步形成崇尚自主創新的氛圍,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形成了一批豐富的成果。

    其次,促進上海市民先進理念的養成,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綜合素質。通過參觀世博會,市民進一步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吸收和學習世界先進的文化和發展理念。通過辦博,綠色世博、科技世博的理念深入人心,也極大地提升了上海市民的生態意識、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

    再次,培養出高水平、高境界的志願服務隊伍。上海世博會為期半年,國內外遊客超過7000萬人次,我們有近8萬名園區志願者和上百萬名城市誌願者參與服務,給世博參觀者留下了美好印象。通過此次世博志願服務練兵,進一步促進了上海志願服務事業的發展,在廣大市民當中普及志願知識、培養志願意識和志願服務技能。推廣“無私奉獻、志願服務”的精神,使上海的志願服務事業再上一個新臺階。

    世博留下了豐厚的精神遺産。我認為,一是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二是艱苦奮鬥的奉獻精神,三是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四是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五是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等等。這些寶貴的精神遺産,將對上海未來的發展産生重要影響。

    上海世博會促進“中國看世界,世界看中國”

    記者:世博會對於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有哪些意義?您如何評價上海世博會?

    洪浩:舉辦上海世博會,我們的目的之一就是“中國看世界,世界看中國”,這是一個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過程,世界各國通過參展世博會,全面展示各自的國家形象,從而讓中國人民更多地了解他們。中國也通過舉辦世博會,進一步張開雙臂,擁抱世界,增進世界各國對中國的認知和理解,消除誤會,在更廣泛的領域形成更多共識,達成更多合作。作為東道主國,中國盡最大努力為參展方提供完善的服務,為他們的精彩展示創造條件。同時,中國也通過這個機會,與世界多元文化近距離對話,進一步學習和提升自己。

    對於上海世博會的評價,我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組織者説了不算,評價的話語權應該交給國際展覽局、世博會參展方和廣大參觀者。在10月1日,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先生在出席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活動時曾這樣評價:上海世博會不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紀錄,也為世博事業樹立了一個又一個新標桿,在世界各國人民之間架起友誼的橋梁,給全人類留下了寶貴財富。

    上海世博會不僅僅是在世博會歷史上創造了參展方最多,園區規模最大,累計參觀者最多等紀錄,更重要的是上海世博會推出了兩大創新——城市最佳實踐區和網上世博會項目,豐富了新時代世博會的舉辦模式,即將於2012年舉辦的韓國麗水世博會和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博會,都可能延續這樣的項目,這將直接推動世界博覽會事業的發展。

 
 
 相關鏈結
· 綜合消息:海外政要稱讚上海世博會成就卓著
· 為未來,一起來!——上海世博會青年高峰論壇側記
· 一些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友好人士盛讚上海世博會
· 人民日報評論:上海世博會將會留下什麼遺産
· 為未來,一起來!——世博會青年高峰論壇舉行
· 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出席上海世博會立陶宛日活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