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中國兩會正在北京舉行,一些國家的政要、議員及專家學者通過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中文臺就中國環境保護和綠色經濟增長等向兩會代表委員提問。
主持人:正在召開的兩會將如何指引未來五年中國的走向,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多國政要、議員以及專家學者就中國經濟發展、社會民生以及環境保護等向中國兩會代表委員提出了他們的問題。
首先提問的是加拿大聯邦國會議員彼得·尤利安。
彼得·尤利安:我的問題是關於氣候變化的。在加拿大,我們正在討論制定在我們國家和全世界減少氣候變化影響的政策。我想知道中國在這方面將會有什麼樣的政策出臺?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王曦:關於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中國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國的政府、企業和社會都做出了很多努力。特別是“十一五”期間,制定了節能減排強制性的約束目標,我們在這次兩會上看到,“十一五”的強制減排目標基本上達到了。“十二五”期間,按照規劃草案要繼續進行節能減排,原有的這些節能減排指標仍然要繼續執行,而且要增加一些新的有關氣候變化問題的減排指標。
中國的環保政策應該説是一貫的,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確定了環境保護是我們國家基本國策。在“九五”計劃期間,我們第一次把可持續發展列入國家的五年計劃,直到現在“十二五”規劃。特別是“十一五”和我們馬上要開始的“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行科學發展,標誌著中國在環保方面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從人均來看,中國是溫室氣體排放量相對較少的國家,在未來的五年裏,中國一方面要繼續發展經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另一方面會繼續在節能減排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通過提高能效,在儘量少耗費資源的情況下取得更大的經濟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
中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生態協會理事長王如松:中國最近特別是“十一五”期間,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比如出臺了循環經濟法,以及相關的很多環境保護法規。從環保部門到與環境有關的相關部委都對怎麼推進資源節約、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規章、條例。從政府到企業,現在全社會都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主持人:眾所週知,環境保護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需要世界各國共同面對。來自澳大利亞的前新南威爾士州州長鮑勃·卡爾先生對於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如何加強國際合作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鮑勃·卡爾:中國除了做出了很多環保和綠色能源的成績以外,是否能在促成全世界範圍達成減少污染和環保的國際協議方面做出更積極的貢獻?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僑辦副主任蔡建國:我們在加大國內環境保護,提高國內環保意識的同時,也希望與國際上有關國家進行這方面的合作。所以我想面對環境問題,我們應有共同保護、共同開發的積極姿態,只有這樣才能使工作很好地展開。環境保護是一個艱巨的、長期的任務,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可以為全人類、為全球做出貢獻。
主持人: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中國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制定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自然生態和環境保護力度,強化資源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來自肯尼亞的查爾斯·基隆佐議員就對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的經驗表示出了興趣,並對中國將如何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開展環境保護工作表達了自己的期待。
查爾斯·基隆佐:中國有沒有什麼計劃和建議,幫助像肯尼亞這樣的正在發展經濟的國家解決環境問題?
中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生態協會理事長王如松: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中國的經驗對非洲以及南美,對很多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是具有借鑒意義的。因為我們要保護環境,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協調持續發展,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點。我們在科學發展方面,並不像西方的綠色和平組織那樣過分強調回歸自然。人是不可能完全回歸自然的,所以我們的方針是“環境為體、經濟為用”。我們要保護好環境,也要科學合理地用好環境。
現在,中國的有關學術團體、科研機關也在培訓一些來自南亞和南美的科研人員,就是想辦法把我們的經驗推廣應用到其他發展中國家去,並讓它本土化,使它更適合當地的實際。所以,我覺得中國發展經驗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是有借鑒的。
主持人:在“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的12個約束性指標中有7個是資源環境類指標,並且首次新增了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等2個指標,比“十一五”規劃更加細化、更加明確。這表明中國政府未來五年推進節能減排的決心更大、力度更強了,也彰顯了“十二五”規劃的“綠色發展”理念。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王炳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中國政府正在以實際行動謀求可持續的“綠色發展”,這符合世界的發展潮流,也將惠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