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記者董峻)“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探索對沼氣工程發電上網、提純罐裝、熱能回收、沼肥利用等開展補貼,引入清潔發展機制,統籌沼氣工程環境治理、能源利用、肥料生産等多重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
這是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4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德沼氣合作戰略研討會上説的。他還表示,將健全沼氣工程設計、施工和技術服務相關制度,營造更好的市場條件和商業環境。
據統計,2003年以來我國累計投入了285億元農村沼氣建設資金,已形成了戶用沼氣、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工程、秸稈集中供氣沼氣工程、農村中小學校沼氣工程等共同發展的新格局。2010年全國沼氣用戶達4000萬戶,受益人口1.55億人。
張桃林説,“十二五”期間是我國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實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15%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生物質能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我國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質資源,可以能源化的資源量約為3.5億噸標準煤,發展潛力巨大。今後國家將繼續把沼氣工程作為生物質能發展的戰略重點,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拓寬原料來源和應用領域,加大建設力度,為改善農民生活和發展農村經濟提供優質、清潔、可靠的能源保障。
在沼氣工程投資結構方面,今後將充分發揮養殖小區小型沼氣工程和大型秸稈工程原料充足、接近農戶、易於就近供氣的優勢,以集中供氣為重點,完善運行機制,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同時,以高值利用為目標,充分利用糞便、秸稈、生物垃圾等多種原料,圍繞沼氣提純罐裝、車用燃料、發電上網,建設特大型沼氣工程,建立可持續的商業化運作模式,實現效益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