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劉貴今回應中國對非"資源掠奪論"和"圈地佔田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11日 19時27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海南萬寧11月11日電(記者 侯麗軍 周正平)針對最近幾年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炒作的中國對非“資源掠奪論”和“圈地佔田論”,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表示,這些污衊多數情況下是基於道聽途説,並不符合中非雙方合作的實際。

    劉貴今是在10日至11日于海南省萬寧市舉行的“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第二次大會”上接受記者採訪時作出上述表示的。

    劉貴今從1981年開始從事對非工作,先後在四個非洲國家常駐,是名副其實的“非洲問題專家”。他指出,中國從非洲主要進口礦産能源産品,根本原因是中非貿易結構長期以來不盡合理,但這個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還需要雙方共同努力。

    他指出,這一現象不僅僅存在於中非貿易之間,非洲同美國、日本、英國和法國等國家的貿易結構也是如此。西方國家單指責中國既不符合事實,也不公正。“非洲國家首先要使本國經濟結構多元化,才能使自身商品結構多元化,進而實現中非貿易結構的多元化。”

    劉貴今介紹,為了幫助非洲國家改善基礎實施落後、投資環境不理想的現狀,中國在非洲5個國家設立了6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合作區全部建成後,可以邀請各國企業前來投資,從而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一些外國媒體和專家將這種做法稱為非洲工業的“孵化器”。

    “中國希望把自身改革開放的經驗同非洲國家共享。建設經貿合作區目前還處在小範圍試驗階段,如果成功,將對改變非洲經濟結構、優化非洲商品出口結構、促進非洲本土製造業和工業化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劉貴今説。

    針對西方國家指責中國的“圈地佔田論”,劉貴今説,中國確定對非援助的一個重點是在農業和糧食生産領域,但中方早就聲明在糧食生産上並不是搞外包,也不是在非洲圈地滿足中國國內的需求,而是幫助非洲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如果能成功,這也是對非洲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劉貴今表示,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將中非經貿合作中出現的一些個別問題無限放大並加以政治化,不符合中非經貿合作的現實情況。他認為,中非經貿合作中出現摩擦的主要原因是,最近十幾年來中非關係行為主體發生了結構性變化。

    他説,在11年前的“中非合作論壇”首次部長級會議發起前,中國對非的主要行為主體是政府。而現在,中國各類企業大規模涌入非洲,在給非洲創造就業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擠壓了當地商戶的生存空間。“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中非雙方加強合作。”

    劉貴今説,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第二次大會”發表《萬寧宣言》,旨在對外宣示中非雙方願繼續擴大經貿合作,提升合作水平;同時,也要求中國企業加強自律,認真學習並執行中國政府對非政策,注意環保和勞工標準等,並在事關民生的行業加大投資、多作貢獻,使非洲最基層的民眾更多享受到中國在非投資所帶來的紅利,進而實現中非經貿合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目標。

    “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第二次大會”10日至11日在海南省萬寧市舉行,旨在本著“友誼、合作、發展、共贏”的精神,進一步從民間外交和公共外交角度促進中非之間相互了解,推動互利合作。 

 
 
 相關鏈結
· 外交部:中美兩國在京舉行第五輪非洲事務磋商
· 我國援助非洲糧食物資將在10月底全部運抵受援國
· 中俄外交部中東和非洲事務副外長級磋商在京舉行
· 中國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對非援助 促進非洲穩定繁榮
· 中國為非洲兩國舉辦首期國際人道主義掃雷培訓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