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 劉詩平)加入世貿組織十年間,中國銀行業在世貿組織承諾基礎上對外資銀行實行國民待遇。同時,外資銀行積極投身於不斷發展壯大的中國市場。十年來,外資銀行在中國呈現三大顯著變化,在營業網點、資産規模、本地化經營方面獲得良好發展。
變化一:營業網點穩步增加 經營領域日益增多
走在北京或上海街頭,匯豐或花旗等外資銀行的網點會不時躍入眼簾。入世十年來,外資銀行在華營業網點穩步增加。據銀監會統計,截至2011年9月末,外國銀行在華設立了39家外資法人銀行(下設247家分行及附屬機構)、1家外資財務公司、93家外國銀行分行和207個代表處。與入世前相比,外資銀行分行增加了175家,支行更從6家增至380家。
不只在發達城市,外資銀行網點已逐步深入到中西部地區及二三線城市。除西藏、甘肅、青海和寧夏之外,外資銀行在全國其他省區的48個城市設有營業網點,比入世前增加了28個城市。
目前,共有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華設立機構。其中,俄羅斯、瑞典、挪威、西班牙、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亞、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銀行為入世後首次設立營業性機構。
“與入世前相比,外資銀行中還增加了經營中小企業融資、農業金融、航空航運融資、大宗商品貿易融資、資産及財富管理、託管、結算等專項領域業務的銀行。”銀監會銀行監管三部主任楊麗平説。
變化二:資産規模較快增長 業務經營持續發展
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9月末,外資銀行資産總額達2.06萬億元,與入世前3730億元的資産規模相比,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9%。據調查,外資銀行資産平均增速數倍于境外母行(或總行)。其中,74%的外資銀行資産增速超過境外母行(或總行)在其他國家或地區設立的分支機構,17%的外資銀行持平。
目前,外資銀行不良貸款率僅0.41%,低於全國銀行業平均水平,法人銀行撥備覆蓋率達270.72%,平均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8.2%和17.77%。。
據楊麗平介紹,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的業務品種超過240種,一些産品和服務已逐漸形成了品牌效應。憑藉全球網絡為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諮詢與服務,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也是外資銀行的經營亮點。在衍生品交易市場中,外資法人銀行交易份額佔34.6%,部分外資銀行自營和做市交易量居市場前列。
變化三:“本地化”加速 中資客戶過半
楊麗平説,外資銀行另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其本地化經營程度提高,發展潛力大:
——本地客戶群體逐漸形成。與入世前主要服務於外資企業、外籍人士和極少數中資企業相比,外資銀行已擁有相當比例的中資企業和中國居民客戶,約佔全部客戶數量的54%。目前,外資銀行對中資企業貸款已佔各類客戶貸款的37.89%,比入世前增加了31個百分點;對中國居民的貸款也從零起步,目前已佔個人貸款總額的一半。
——人民幣業務份額穩步攀升。有35家外資法人銀行和45家外國銀行分行獲准在華經營人民幣業務,外資銀行人民幣資産份額從入世前的12%穩步提高到70.44%。
——員工和管理層本地化趨勢明顯。據調查,外資銀行已在中國聘用3.3萬名員工,佔員工總數超過九成。自入世以來,外資銀行累計培養1300多名本地高管,目前平均聘用本地高管比例為45%。
加大對華投資 鼓勵“在中國 為中國”
“認真履行入世承諾,中國銀行業實施的對外開放舉措,為外資銀行提供了平等的發展環境。同時,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也為外資銀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營基礎。與入世前相比,外資銀行機構佈局、業務經營和服務能力均得到了良好發展。”楊麗平説。
十年間,外國銀行在中國的盈利持續增長,對中國市場的期望逐漸加大。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及影響加深,許多跨國銀行面臨著戰略調整壓力及監管改革帶來的不確定性。但是,一些外國銀行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持續加大對華投資和支持力度。
銀監會統計,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已累計有40多家外國銀行追加投入了280億元等值人民幣資本(或營運資金),部分外國銀行進一步強化了中國區在聯通歐亞市場的作用,更積極地拓展中國業務。
“我們鼓勵外資銀行為中國本土經濟做出貢獻,引導外資銀行均衡區域佈局,挖掘新的業務機會和發展空間,提高在華發展質量。同時,引導其發揮母行業務優勢,切實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和實際經濟需求。此外,我們鼓勵外資銀行積極轉移金融知識和技能,將良好做法和金融人才真正沉澱在本地。”楊麗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