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22日電(記者 張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目前黃河開河至寧蒙交界段,這標誌著黃河內蒙古段進入開河期。
據了解,2月18日,黃河開河至寧蒙交界烏海市境內的苦水溝段,較去年提前12天,春節前氣溫較高是導致開河提前的主要原因。截至22日10時,黃河開河至苦水溝下游9公里處,淩情整體平穩。
位於黃河內蒙古段最上遊的烏海段為黃河寧夏段和內蒙古段交匯處,全長105公里,是黃河內蒙古段最先開河的河段。受今年汛期黃河來水量大、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和部分跨河橋梁處在建設高峰期、黃河烏海段彎道急淺灘多等因素影響,今年黃河烏海段防淩形式依然嚴峻。
據烏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邊永昌介紹,目前烏海市相關部門已啟動應急預案,沿河地區調集防汛人員2000余人,並採取24小時輪流值班制度對黃河水情、淩情變化進行監控。同時進一步落實防淩救災物資器材,對封河界面下游部分險段圍堰進行了加高加固,加強對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等重點工程及重點河段、險段堤防的巡查和防守工作。此外為應對開河期間容易出現的卡冰結壩險情,將會適時啟用人工破冰、氣墊船破冰等手段,確保黃河烏海段安全開河。
淩汛是黃河特有的汛情。由於黃河部分河段從低緯度地區流向高緯度地區,每年封凍、開河存在時間差;春冬時期,受冰封影響,易出現汛情,對沿岸居民構成威脅。黃河內蒙古段全長830公里,佔黃河總長的六分之一,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淩汛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