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向陽紅09”船7月8日電(記者 張旭東)已經完成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預定8次下潛任務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8日17時左右返回此前下潛作業過4次的南海一冷泉區。“蛟龍”號將力爭在這個冷泉區再完成1次至2次的機動下潛計劃。
6月17日至20日,“蛟龍”號在這個冷泉區連續下潛4次,搭載同濟大學教授周懷陽等3位科學家下潛,並採集到了豐富的海底樣品,包括160多個貽貝、40多只毛瓷蟹、7個帽貝、1條多毛類蠕蟲、1只鎧甲蝦、1只長額蝦、1只蜘蛛蟹和大量碳酸鹽岩、沉積物樣品和海底水樣等。
6月28日至7月7日,“蛟龍”號在南海“蛟龍海山”下潛4次,對這個小海山進行了精細調查。至此,“蛟龍”號已經完成了第一航段預定的8次下潛任務。由於距離第一航段結束還有一週時間,航次現場指揮部根據隨船科學家需求,決定再回到冷泉區,力爭完成1次至2次的機動下潛計劃。
“蛟龍”號搭乘“向陽紅09”船于7日19時15分從“蛟龍海山”起航,8日17時左右抵達冷泉作業區。
“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於6月10日起航,共分為3個航段,預計需要113天。第一航段在南海開展定位系統試驗,同時開展科學研究,包括對海底生態系統、生物和地形等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