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0月12日電(記者鄒婷玉)13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記者走訪一些民辦養老機構發現,儘管從國家到地方都在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但由於受到場地、成本、人員等因素困擾,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仍然步履維艱。
穿過一條店舖林立、川流不息的巷子,記者近日來到一棟居民樓前,南寧柏靈護老院就在第二層,這裡總共有51張床位,目前住了四十幾位老人,不少臥床老人插著胃管。由於剛剛拖過地,空氣中隱約能聞到一股消毒液的氣味。雖然房子有些陳舊、裝修簡陋,但房間、走道都打掃得很乾淨。
柏靈護老院院長覃越筠介紹,住在這裡的老人年齡在70歲到90歲不等,多是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並且家庭條件不大寬裕。
廣西自1997年就步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目前60周歲以上老年人達到660萬人,約佔自治區總人口的14%。據民政部門統計顯示,廣西總共有1485家養老機構,其中民辦養老機構有140多家,床位數在1.3萬至1.5萬張。
記者採訪了解到,儘管從國家到地方都在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但目前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遭受著場地、成本、人員等因素的困擾,絕大多數都是租地租房,規模較小、檔次不高、服務內容相對簡單。
覃越筠説:“找合適的場地很難,找私人租,人家覺得老人陸續去世不吉利。寧願租給幼兒園也不願租給養老院。因為不樂意,往往把租金提得很高。”
“可是老人經濟水平差,我們收費不能太高,護理工作辛苦,工人的工資不漲又沒人做,現在員工平均工資達到每月2000元,加上租金和水電費,可謂艱難經營。租房協議一簽三五年,想裝修好一點讓老人住得舒服些,又怕錢投進去三五年拿不回本。”覃越筠苦笑道。
金色陽光護理院建在南寧望州醫院後花園裏,依託望州醫院作為醫療後盾,是一家新建成的大型綜合性醫療及養老機構。院長韋彩明説:“我們租人家場地自己建房子,租期只有15年,前期購置的傢具、床上用品、太陽能等設備都投入100多萬,還有平時的運營成本,也不知道在租期內能否回本。按入住床位獲政府補貼15萬元,只能是杯水車薪,想買健身器材等設備已無錢可投。”
記者走訪了解到,廣西多數民辦養老機構護工工資水平在1200元到1500元之間,而在醫院做護工,一天也有100元,不少民辦機構工資低留不住人。“每個月繳納六七百元養老保險,就算員工工資2000元,拿到手也就1300元,工資低不願意做,兩三個月就走人。”韋彩明無奈地説道。
“希望政府能幫解決員工養老保險,減輕我們的壓力,另外如果政府規劃土地用作養老機構,供有資質有條件的企業申請、競標,比市場租金便宜一點、租期長一點,我們也能做得安心一些。”韋彩明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