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 雷敏)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推進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作出部署。
對上述改革應怎樣認識?具體將如何推進?新華社記者日前就此採訪了商務部部長高虎城。
以開放促改革 實現經濟增長“換擋”不“熄火”
記者:《決定》提出“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這一部署的背景和意義何在?
高虎城:35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改革為開放創造了體制基礎和內在條件,開放為改革提供了經驗借鑒和活力源泉,從而共同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擋和結構調整期,開放經濟站在新的起點上,面臨的內外部發展環境十分複雜。
從國內看,一方面,進一步擴大開放、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物質基礎堅實,有利條件很多;另一方面,資源、能源、環境約束日益加劇,用工成本在上升,粗放型增長方式難以為繼。此外,政府職能轉變和仲介組織建設相對滯後。
從國際看,經濟全球化的驅動力、國際經貿格局、産業競爭與合作、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條件都在發生重大變化。國際社會對我國的認知和期待也與過去大不相同,一方面,國際社會更加注重對我國的借重與合作,一些發展中國家對我國的期待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一些發達國家在知識産權保護、市場開放等方面對我國的要求越來越高。
在此背景下,要實現經濟增長“換擋”而不“熄火”,必須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在推進對外開放過程中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決定》第七部分明確提出要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對下一步的對外開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很多新的判斷和新的舉措。這將為經濟社會發展贏得新的活力和動力。同時,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也必然會推動涉外法律體系、行政管理方式乃至人們思想觀念的重大變革,有助於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堅持自主開放 “以開放換開放”
記者:請您談談商務部將如何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
高虎城:在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方面,商務部要具體推動的工作有很多,需要突出重點,紮實推進。當前,我們一方面要牢牢把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堅持自主開放。另一方面,也要善於“以開放換開放”,推動與經貿夥伴相互開放,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接下來,商務部將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擴大內陸沿邊開放,完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支持內陸地區依託本地優勢,吸納産業轉移,加快發展特色外向型産業。推動沿邊地區根據經濟發展、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周邊和諧的需要,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促進加工製造、貿易物流、旅遊等産業在開放中發展壯大。比如,支持內陸和沿邊地區更多地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相信這兩條絲綢之路會同樣精彩。
二是放寬投資準入,提高利用外資綜合效益。加快推動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一般製造業也將進一步放開。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鼓勵外資投向科技仲介、創新孵化器、生産力中心、技術交易市場等服務平臺建設,更加注重引進技術、研發和經營管理人才。
三是優化外貿結構,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支持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貿易平臺、國際營銷網絡建設,完善貿易、産業、財稅、金融、知識産權相關政策;促進加工貿易從組裝加工向研發、設計、核心元器件製造、物流營銷等環節拓展;建立健全服務貿易促進體系,擴大文化、技術、中醫藥、軟體和信息服務、商貿流通、金融保險等新興服務出口,發展服務外包。
四是統籌多雙邊和區域次區域合作,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在雙邊層面,與發達國家創新合作模式,完善合作機制。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深化務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競爭,維護共同利益。在多邊層面,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主渠道地位,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繼續推動多哈回合談判達成早期收穫。在區域層面,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戰略,主動參與新議題談判。在次區域層面,深化大湄公河、泛北部灣、圖們江等地區合作,比如,抓緊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推動中韓、中澳、中日韓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自貿區談判。
對內對外開放互促進 國際國內市場深融合
記者:《決定》明確,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市場深度融合。在這方面商務部將如何具體落實?
高虎城:這方面,商務部近期要著力推進以下幾項具體工作:
——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正式啟動,主要特點是體現主動的、內在的開放,核心是制度創新,並具有較強的示範性。我們將給予大力支持,幫助其切實建設好,管理好,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在穩定出口增長的同時,要不斷優化進口結構,積極擴大進口。通過擴大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進口,促進我國産業提升和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要擴大糧食、能源資源等的進口,適度擴大消費品進口,從而豐富國內市場,並緩解我國土地等生産要素的約束。
——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全球價值鏈整合與國際化經營能力。加強規劃引導,支持各類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鼓勵企業通過設立或並購研發機構,吸納先進生産要素,建立海外營銷網絡,培育國際知名品牌等方式提高競爭力。要進一步簡化企業境外投資手續,改善管理方式,完善“走出去”服務支持體系,強化海外資産和人員安全保障。同時,對外商簽投資協定,比如,推動與美國、歐盟商簽雙邊投資協定。
做好頂層設計 推進內貿流通體制改革
記者:《決定》提出,推進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請問商務部將如何推進這方面的改革與相關工作?
高虎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流通規模持續擴大,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新型業態不斷涌現,現代流通方式加快發展,流通産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産業。但也存在著流通成本高、信息化水平低、法制環境差、發展不均衡等突出問題。
《決定》指出要“推進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這對今後一個時期加強國內貿易流通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圍繞《決定》提出的相關要求,我們重點將做好以下五項工作:
一是制定指導國內貿易流通全局的發展規劃,特別是要做好生活資料包括農産品等關係千家萬戶的重要消費品的流通和生活服務市場發展的頂層設計,健全規劃實施保障機制。
二是推進國內貿易立法,建立統一高效、競爭有序的國內市場。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進一步促進發展。
三是推進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建設功能健全的內貿公益設施,培育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
四是推進信息和數據平臺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目前,在網絡購物方面,我們缺乏權威統一的數據,商貿流通領域的很多統計不盡完善,要儘快改變這種狀況。
五是清除市場壁壘,打擊侵權假冒行為,整頓規範市場秩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例如,針對市場壁壘,我們已與國家稅務總局共同制定了一個工作方案,將從完善法律法規、考評、社會監督機制等,儘快建立解決突出問題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