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張立昌日前深入寶坻區,就進一步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調研。他強調指出,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産業。要始終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思路,突出沿海都市型農業的特點,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不斷增強農村經濟實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為實現“三步走”戰略做出更大的貢獻。
5月10日下午,張立昌與隨行的市委常委、副市長孫海麟,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喬富源等,先後來到寶坻區八門城鎮産業功能區、方家莊鎮大角店村、寶坻一中和京津新城,了解經濟建設和發展情況。在恒康乳業有限公司,他深入車間,察看了企業生産經營和科研開發情況。在田間地頭,他察看了麥田生長情況,並與農民群眾親切交談,仔細詢問農業生産和家庭生活情況。在京津新城,他察看了項目建設情況,聽取了企業發展規劃的介紹。隨後,張立昌聽取了寶坻區委、區政府的工作彙報,對他們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
今年以來,本市農口廣大幹部群眾認真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市委八屆七次全會精神,按照“適應新形勢、抓住新機遇、再上新水平”的總體要求,振奮精神,紮實工作,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前4個月,農村生産總值增長16%,財政收入增長2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10.9%,為確保實現“雙過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立昌指出,天津作為一個大城市,農業的比重相對較小,但農業的基礎地位絲毫不能動搖,農業的戰略作用絲毫不能忽視。沒有農業的發展就沒有全市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繁榮就沒有全市的繁榮,沒有農民的富裕就沒有全市的富裕。這些年,天津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與我們深刻認識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極端重要性,高度重視並切實抓好“三農”工作是分不開的。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級領導幹部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科學認識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處理新時期的工農關係和城鄉關係,切實做好新階段的“三農”工作。
張立昌強調,推進農業産業化,加快農村城市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是推動天津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面對新的形勢,面對新階段發展的要求,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堅持“高水平是財富、低水平是包袱”的發展理念,緊緊抓住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這條主線,主動調整,順勢調整,進一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儘快構建集約型、節約型、生態型的發展模式。要加快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積極推進科技進步,通過擴大開放和技術創新,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增強農業的發展後勁。要圍繞農産品的加工轉化,努力培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以農産品為原料的加工項目,不斷增加産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要把富裕農民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千方百計開闢農民增收的新途徑,使農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有新的提高。
張立昌指出,抓好農村改廁、坑塘整治和垃圾處理三件事,充分反映了農民的心願,體現了社會進步的要求,對於改善農村的衛生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作為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取得更大的成效,使更多的農民受益,使村容村貌發生更大的變化,使廣大農村更加文明和諧。
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