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領導活動>> 胡錦濤
 
胡錦濤來到山西革命老區武鄉縣看望老區群眾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08月1日   來源:新華網

  巍巍太行,雄踞華北。

  60年前,在中國和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産黨領導八路軍和太行兒女,在這裡前仆後繼、浴血奮戰,譜寫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篇章,培育和造就了太行精神。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來到位於太行山脈的革命老區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瞻仰革命舊址,緬懷英雄業績,看望老區群眾。

  由鄧小平題寫館名的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坐落在武鄉縣城外的鳳凰山腳。7月29日上午,胡錦濤專程來到這裡,參觀“太行精神光耀韆鞦”大型主題展覽。一張張生動的圖片,一份份珍貴的文件,一件件斑駁的兵器……記載著60年前血和火的崢嶸歲月。在八路軍總部行動路線示意圖前,在白骨纍纍的“萬人坑”圖片前,在洛川會議會址復原模型前,在平型關大捷實戰景觀前,胡錦濤仔細觀看,不時詢問。在壯烈殉國的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的照片和塑像前,胡錦濤久久佇立,表達對這位抗日名將的敬仰之情。當講解員説到八路軍在八年抗戰中由最初的4萬多人發展到102萬人時,胡錦濤感慨地説:“人民軍隊就是在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艱苦戰爭中不斷發展壯大的。”

  隨後,胡錦濤登上紀念館後面的鳳凰山頂,瞻仰八路軍抗戰紀念碑,並敬獻花籃。胡錦濤看著紀念碑後反映八路軍英勇作戰的浮雕作品,深情地説:“八路軍和太行兒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要貢獻。抗日戰爭中培育的太行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産黨人的優秀品質,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奮鬥精神,永遠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位於武鄉縣。60年前,這裡曾是八路軍總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鄧小平、朱德、彭德懷、劉伯承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領導和指揮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抗日鬥爭。29日下午,胡錦濤來到這裡,一一瞻仰了老一輩革命家的舊居。鄧小平睡過的土炕、朱德幫老鄉推過的石磨和送給小學老師的水壺等,給胡錦濤留下了深刻印象。

  講解員介紹,八路軍和太行人民有著深厚感情。農忙時,朱德、彭德懷等帶領總部機關人員幫老鄉春種、夏鋤、秋收。日軍掃蕩時,八路軍幫老鄉堅壁清野,掩護群眾轉移。太行人民為全國抗戰勝利出糧出兵,支援前線。胡錦濤説,人民軍隊同人民群眾血肉相連,這是我們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在舊址庭院的丁香樹下,胡錦濤同當地的抗日老戰士、老民兵、老支前模範代表促膝交談,問寒噓暖。 “您是哪一年參軍的?”胡錦濤看著段廷雲老人胸前的獎章問。

  “1943年1月。”

  “當時在哪個部隊?”

  “八路軍武鄉獨立營。”

  “打過不少仗吧?”

  “可不少哩。後來在渡江戰役中負了傷。”“現在身體怎麼樣?”

  “好著哩。”

  胡錦濤還詳細詢問了其他幾位老同志的情況。他對大家説:“今天來瞻仰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並同在座的老同志見面,非常高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抗日的老戰士、老民兵、老支前模範,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慰問。”説著,胡錦濤起身向老同志們鞠躬致意。

  胡錦濤接著説:“60年前,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同兇惡的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氣壯山河的英勇鬥爭。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革命軍隊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在座的老同志,同千千萬萬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一道,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你們不愧是民族的英雄、國家的功臣。你們的業績,黨、政府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胡錦濤強調:“抗日戰爭勝利60年了。但是,中華民族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永遠是激勵我們奮勇前進的強大力量。今天,我們仍然要繼承光榮傳統,弘揚民族精神,發憤圖強,開拓進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大家對胡錦濤語重心長的講話報以熱烈的掌聲。隨後,胡錦濤又詳細詢問老同志們生活的情況,了解中央有關支農惠農的政策措施落實的情況,並祝老同志們健康長壽、生活幸福。

  胡錦濤對山西省的負責同志説:“山西是抗日戰爭華北的重要戰場。英雄的山西人民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作出了巨大犧牲和突出貢獻。希望山西廣大幹部群眾繼承光榮傳統,努力再立新功,把山西建設得更加美好。”(記者 劉偉 劉思揚)

 
 
 相關鏈結
· 胡錦濤接受博茨瓦納等6國新任駐華大使國書
· 胡錦濤在京與印尼總統蘇西洛一行舉行會談
· 胡錦濤簽署命令施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綠化條例
· 胡錦濤山西考察時強調大力弘揚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