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2005年5月世界衛生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6月14日定為世界獻血者日,以推動全世界的自願無償獻血。這一節日是由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獻血組織聯合會以及國際輸血協會共同聯合發起的。
1934年6月14日,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影片《漁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受到觀眾熱烈歡迎。
1936年6月14日,俄國著名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逝世,享年68歲。
1936年6月14日,中國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學者章太炎因病在蘇州逝世,享年67歲。章太炎原名章炳麟,浙江余杭人,一生著作甚豐,對哲學、文學、史學、語言學等均有創見。圖為章太炎先生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1938年6月14日,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創辦並領導的中國福利基金會在香港成立。圖為1948年,宋慶齡在檢查中國福利基金會募集的醫藥器材。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和關於公佈憲法草案的決議。憲法草案于同日公佈。圖為出席會議的全體委員舉手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1982年6月14日,阿根廷與英國進行的爭奪馬島主權的戰爭結束,英軍重新佔領該島。1982年4月初,阿根廷和英國因地處大西洋南部的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問題發生戰爭,戰火持續了兩個多月,最後以英軍重佔馬島而暫告一段落。
圖為馬島衝突中,英國“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被阿方發射的“飛魚”式導彈擊中起火的情形。 新華社發
南大西洋上的馬爾維納斯群島位於南美大陸南端,英國稱之為福克蘭群島。1833年,英國派兵佔領該島。阿根廷則認為,首先發現馬島的是麥哲倫的探險隊,阿根廷1816年獨立後就繼承了西班牙對馬島的主權。1981年上臺執政的阿根廷陸軍總司令加爾鐵裏1982年4月2日決定收復馬島,實現人民100多年的民族夙願來達到全國團結、維繫自己政權的目的,並採取了軍事行動。馬島戰爭戰敗使阿根廷軍政府顏面喪失,加爾鐵裏總統在6月17日宣佈辭職,並離開軍隊,軍人政府就此退出阿根廷歷史舞臺。
圖為英國“海王”號直升飛機向在馬爾維納斯群島登陸的英軍投放軍需品。 新華社發
1985年6月14日,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5國簽署了相互開放邊境協定,因簽字地點在盧森堡小鎮申根,故稱為《申根協定》。1995年3月26日,《申根協定》正式生效。到2007年,《申根協定》的成員國將達到16個。《申根協定》的主要內容包括:相互開放邊境,包括在協定簽字國之間不再對公民進行邊境檢查;外國人一旦獲准進入“申根領土”內,即可在協定簽字國領土上自由通行;設立警察合作與司法互助制度等。
1991年6月14日,中國第一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率先實行國際招標競爭的國家重點工程——雲南魯布革水電站的第4臺機組提前106天並網發電。這標誌著整個電站工程全部完工。魯布革水電站位於雲、貴兩省交界處,是黃泥河上一個以發電為主的梯級電站,裝機4臺15萬千瓦發電機組,總容量為60萬千瓦,年發電量27.5億千瓦時,總投資16.6億元。(新華社記者 李曉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