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節日>> 少數民族節日
 
珞巴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09日   來源:中國政府網綜合

    居住在墨脫、米林一帶的珞巴族沿用藏曆,所有的節日和祭祀活動與藏族無多大區別。但大部分珞巴族都使用自己推定的曆法。珞巴族沒有明確的年月節令和週密的曆法,確定日期多以月亮的圓缺變化為依據,並參照物候知識季節轉變確定月份和節日。有些地方的節日是由巫師來安排的。由於珞巴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各地年節的日期不一,一般定在每年的勞動之後。因此歡度年節都包含有慶賀豐收、迎新辭舊之意。

    在年節前夕,家家都要舂米釀酒、殺豬宰羊,富裕人家還要宰牛。希蒙的珞巴族稱年節為“調更谷乳術”節,屆時要把宰殺的豬、牛、羊肉連皮切成塊,分送給同族的人。不少地方還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習慣,過節時,村落的住戶要自帶酒肉歡聚,全村男女老少席地圍坐,或飲酒,或吃肉,歌聲笑語不斷,進行各種娛樂活動。

    昂德林節:珞巴語意為豐收節,珞巴族傳統農祀節日。每年收割時節擇日舉行。臨近節日,男人上山打獵,女人收取少許穀物,做熟後請村中老人嘗鮮,剩下的喂狗。節日期間,全村男女共同歡宴,晚上喝酒對歌直至天亮,歌詞主要是關於農業的起源和男女的貢獻。珞巴族認為是男子開闢地,才使婦女們有了可以耕種的田地,女子則發現了種子,學會了種田收穫了糧食,釀出美酒,保證了民族的繁衍。這一節日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既慶豐收祈祥福,又祭祖先祀鬼神。珞巴族很重視收割期,一旦開鐮收割,男子一早下地,一日三餐都不能同婦女在一個火塘吃。艱苦的收割期一完,自然要無所顧忌地盡情玩樂。

    每年莊稼收穫後,珞巴族都要舉行近兩天的豐收節,叫昂德林節。節日期間全村男女們身穿盛裝,從各家端出準備好的美酒,共享節日食品。

    “旭獨龍”:這是許多地區的珞巴族紀念和標誌節令的一個節日。它的主要內容是祝禱豐收。月亮圓缺變化十二次代表一年,一般珞巴族在過完旭獨龍節以後,農時便到了。

    “尼烏節”:“尼烏”意為“開始播種”,可譯作“播種節”。具體日期各戶自定。

    尼波布節 :“尼波布”意為“蓋田間小房子”。這是崩尼部落為夏收作物準備的節日。

    安地若木節:“安地若木”意為“慶祝割完早稻”。

    籠德節 :為祈求幸福、富裕、在氏族範圍內舉行的慶祝活動。三年左右舉行一次,具體日期由紐布殺雞看肝卜卦確定。

    “洞更谷乳木”:這是一個隆重的年節,時間在藏曆的十二月十五日。經過一年辛勤勞動之後,有慶祝豐收的意思。

    珞巴族的節慶活動,不僅具有預祝和慶典豐收和性質,另外也有維護人丁興旺、祝福人們有受鬼蜮危害、祛災保平安的含意。近幾十年來,藏漢民族過的節,也成為珞巴族必過的節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