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節日>> 少數民族節日
 
門巴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09日   來源:中國政府網綜合

    門巴族的節日與其傳統文化和宗教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傳統節日有藏曆年、等,此外門巴族信仰藏傳佛教、宗教節日也是門巴族節日文化的重要內容。

    “藏曆年”

    “藏曆年”是門巴族傳統節日中最為隆重的節日。藏曆基本上與農曆相同,因此,節期與春節相差不多。新年前夕,各家都要精心準備,製作一個叫“切瑪”的五穀鬥,以象徵過去一年的好收成,預祝新的一年再獲豐收。

    節日期間,全家身著節日盛裝,按輩份大小坐好,長輩端著五穀鬥,每人抓點東西來吃,並互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和“新年好”。初二親友互訪,入座後,主人端來“切瑪”,客人依次拈點糌粑面撒向空中,然後再拈點放進嘴裏,表示共享豐年。接著是敬酒。客人須先用無名指在酒碗中點三下,把酒滴彈向身後空中,然後才能飲酒。為了表示對主人的敬重,第一碗酒要三口喝完。接著再連幹三碗。因為青稞酒度數低,略帶甜味,酒碗如小茶碗般大小,所以不至於喝醉。現在有許多人家喝啤酒,當然更沒什麼問題。若客人喝不完,則有人站起來歡歌曼舞,熱情勸酒,客人都會覺得卻之不恭,不如盡情盡興,在歌聲剛止時,一飲而盡。而後大家隨意,彈琴舞蹈,説説笑笑。

    “傳招”

    “傳招(有的譯為“傳昭”)大法會”,是藏教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于明永樂七年(1409年),首先在拉薩為紀念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妖魔而創設的祈願法會。佛祖釋加牟尼在天竺舍衛地方,于藏曆火龍年(公元前511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與外道師鬥法,比賽神變,最後獲勝,節日裏首先是講經,過後到了正月十五燈節,達到高潮。十八日至二十三日,數百名青年身穿古代騎士服裝,手執經幡和兵器,結隊策馬巡遊鬧市,並於廣場展開群眾性文體活動。二十四日拋撒祈願驅鬼。

    “曬佛節”

    “曬佛節”,又稱瞻佛節和浴佛節,多數藏族地區于每年的二月初或四月與六月中旬舉行,具體日期各寺不同。所謂“曬佛”,就是把寺院裏珍藏的巨幅錦緞織繡佛像,抬出來(平時是捲起來收藏保護的)展示于光天化日之下及廣大信眾面前,讓善男信女觀瞻膜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