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節日>> 少數民族節日
 
仡佬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09日   來源:中國政府網綜合

    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祭山節、端午節、吃新節、中秋節、重陽節、牛王節、捉蟲節等,其中最隆重的莫過於過春節。

    一、仡佬年

    農曆三月初三,是仡佬族的春節。屆時要準備雞、酒、肉、飯等敬奉山神或秧苗土地。認為敬了這些神就會清吉平安。供品用過以後,就在山上或寨門前聚食。當地仡佬族人民叫做過年,俗稱仡佬年。每年這天吃過早飯後,仡家的男女老少,都要身著嶄新的民族服裝,攜帶著仡佬族特有的五管蘆笙等民族樂器和篾雞蛋(用竹篾編成並用棉花等填充的實心小球)等民族體育器械,以及酒肉飯菜,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埋葬有老祖先墳塋的草坪上。人到齊後,由本族中的首領點放鞭炮和鳴放火銃,表示過年開始。接著人們便自由組合,開始進行各種文娛活動。當人們盡情玩樂到下午兩點左右,人們才集中在老祖先墳前祭祖。祭祀時長輩在前,小輩在後,由首領將帶來的10隻活雞(公雞5隻,母雞5隻,每年輪流由10戶人家帶來)殺死,以血滴入酒中灑地祭奠祖先。祭奠時要用民族語言歌頌祖先“開荒辟草”的功績,祈求祖先保祐子孫多福多壽。祭祖完畢,接著人們又按長幼次序轉移到草坪上,面對山林,敬奉山神和“秧苗土地”。用民族語言祈求山神和“秧苗土地”庇祐仡佬族人民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祭祀完畢後,便開始吃年飯。吃年飯時,根據人數分成若干桌,不論年紀大小,只要輩份相同的便坐在一桌。每桌十人,按輩份在草坪上圍蹲成圓圈,輩份高的坐在前排,輩份矮的坐在後排,有幾輩人就擺幾排。每桌用木盆舀一盆雞湯和一盆菜放在圓圈正中,每人互敬一杯酒後即開始吃年飯。吃完年飯後才各自回家。

    二、吃新節

    農作物初熟,是仡佬族吃新季節,吃新節的時間,和地都不一樣。吃新節前,男女盛裝到村寨附近田埂上摘稻穀、毛稗,次日將谷、稗舂為米粒,集體宰牛1頭。第三日清晨以新米粒蒸飯,連同煮熟的牛肉一併祭祖,愐懷先祖開荒辟草之功。祭畢,大家一起分享祀物。所余牛肉各戶均分帶回,于第四回將其與新米飯一起置於反扣的簸箕上用手抓供各自祖先後,再全家食用。有的地方用六吊谷穗挂在灶角的吊板兩邊,板上墊著糯穀草,草上放直徑約為一尺半大糯米粑及小粑若干,又用粑捏成的倉放板左,犁、耙、牛等放板右,大粑上擺碗、筷、酒杯,按輩分燒香紙跪拜,由家長念請各位祖宗來吃新米飯,保祐全家平安。有的地方的吃新活動是三天。頭天下午,各家將谷各家祭食;次日下午全寨集中下田採谷,大家分工動手將新谷焙幹舂為米,磨豆腐,宰牛,于寨內壩子中祭谷神後集體食用;第三日下午用剩餘食物再會餐一次。吃新節所用穀物,大多數是從自己耕種的田地裏採來的。

    三、牛王節

    農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傳統節日“牛王節”。居住在貴州仁懷、遵義一帶的仡佬族,又稱之為“敬牛王菩薩”或“祭牛王”。每到這一天,當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殺雞備酒,點香燃燭燒紙線,在牛廄門前敬牛王菩薩,祈願它保祐耕牛身軀健壯,無病無災。據仡佬族才人説,這一天是為牛做壽,酬謝耕牛對仡佬人民所作的貢獻。養牛人的家,到了這一天都要停止使役,讓牛在家休息,並把牛廄收拾得乾乾淨淨,墊上厚厚的軟草,用最好的牧草和飼料喂牛。同時,還要用上等糯米打兩個糍粑,分別挂在牛的兩隻角上,再把牛牽到水邊,讓它從水中照見自己的影子。然後取下糍粑,給牛吃掉,説這是替牛祝壽。有的地方,還要放一串鞭炮,給牛披紅挂彩,表示祝賀。沒有養牛的人家,也要備辦酒、肉、香、燭、紙線,到自家的田或土邊祭祀牛王菩薩,祈求它保祐自己早日買上耕牛,或租借別人的耕牛使用時順順噹噹,乖乖地聽他使喚,耕起地來又快又好。

    四、祭山節

    農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歸來,萬物復蘇,是春耕生産的關鍵時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為單位各自組織。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長房世襲主持;多姓雜處的寨子,則輪流主持,每年由數戶共同當值,用拈鬮方式確定當值者,主持人面對神樹,恭恭敬敬地獻祭,呼請名山神來享受祭物,並祈禱山神保祐全寨清潔平安、五穀豐收、六畜興旺、男子會犁牛打耙、女子會紡紗織布、多生子女。 神樹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視為神聖之地,備受愛護,人們不得放牛馬去踐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樹木,也不能隨意進山砍柴割草,客觀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五、春節

    是仡佬族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從正月初一到十五,要舉行各種娛樂活動,比較別致的有“打花龍”和“打篾雞蛋”。花龍用細篾編成小球,內裝碎碗片和一、二枚銅錢,使其相撞成聲。打的時候,人們聚集在花龍坡上,兩人一組對壘,男女老幼都可參加。篾雞蛋比花龍稍大,也是用竹篾編成圓球,裏面塞有稻草。現在,節日裏除這類傳統的文娛活動外,各項球類運動和各種歌舞節目逐漸增多,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農曆十月初一過“牛王節”,屆時做兩塊大糯米糍粑挂在牛角上,牽牛到水邊,讓牛看其影子,然後用糯米粑喂牛。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