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首頁 | 中國概況 | 中共中央 | 全國人大 | 國務院 | 全國政協 | 中央軍委 | 法律法規 | 政府文件 | 國務院公報
 
 
 
地形的主要特徵
中國政府網
 

    1.地形多種多樣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廣闊的平原、低緩的丘陵,還有四週群山環抱、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陸地上的5種基本地形類型,中國均有分佈,這為中國工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條件。


    2.山區面積廣大通常人們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中國山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2/3,這是中國地形的又一顯著特徵。山區面積廣大,給交通運輸和農業發展帶來一定困難,但山區可提供林産、礦産、水能和旅遊資源,為改變山區面貌、發展山區經濟提供了資源保證。


    3.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地勢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佈。


    地勢的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與東部邊緣分佈有崑崙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是地勢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分佈著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其東面的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是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分佈著廣闊的平原,間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過北緯32°線,自西向東作一幅中國地形剖面圖,從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東部平原,西高東低,呈階梯狀逐級下降的地勢特點十分明顯。


    從中國陸地的第三級階梯繼續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淺海大陸架,這是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

 

各類地形所佔比例%
山 地 高 原 盆 地 丘 陵 平 原
33.3 26.04 18.75 9.9 11.98
各級海拔高度所佔比例%
>3000 >2000 >1000 >500 <500
25.86 7.04 24.99 16.93 25.18


    坡度較緩,海洋資源豐富。中國近海大陸架比較廣闊,渤海和黃海的海底全部、東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都屬淺海大陸架。目前,開發海洋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主要是在大陸架上進行的。

海洋資源狀況

  計量單位 1998
水産資源    
魚類 1694
甲殼類 900
其中:蝦類 300
蟹類 600
頭足類 91
海上石油、天然氣    
石油地質儲量 億噸 14.81
其中:探明石油儲量 億噸 8.45
天然氣地質儲量 億立方米 3692.86
其中:探明天然氣儲量 億立方米 2444.40
海濱砂礦資源    
金屬砂礦 億噸 0.25
非金屬砂礦 億噸 16.19
海洋再生能源
潮汐能





波浪能
潮流能

中國沿海農村可開發裝機容量200—1000
千瓦的海灣、河口潮汐能資源小型壩址
242處,總裝機容量12.6萬千瓦,年發電量
為3.1億千瓦小時。全國可開發壩址數24
處,總裝機容量2179.3萬千瓦,年發電量為
624.4億千瓦小時。理論平均功率為1285.2
萬千瓦。130個水道的理論平均功率為
1394.9萬千瓦。


注:資料來源於《中國海洋基本數據》。


    地勢西高東低,有利於海上濕潤空氣向中國陸上推進,也便於北方冷空氣南下,為降水的形成提供條件。受地勢影響,中國大多數河流東流入海,溝通了東西交通,便於沿海與內地聯絡。隨著地勢逐級下降,河流在各級階梯的過渡地帶形成巨大落差,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

 
 
 
 
無標題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