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首頁 | 中國概況 | 中共中央 | 全國人大 | 國務院 | 全國政協 | 中央軍委 | 法律法規 | 政府文件 | 國務院公報
 
 
 
上海市嘉定區
中國政府網
 

    嘉定,始建於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8年),以年號命名為嘉定,至今已有780多年的歷史。它位於長江口南岸,坐落在上海西北部,境內地勢平坦,河道縱橫,氣候溫和。全區總面積463.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0.52萬。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嘉定縣,設立嘉定區。全區現轄南翔、馬陸、江橋、黃渡、安亭、外岡、徐行、華亭等8個鎮和嘉定鎮、新成路、真新新村等3個街道以及嘉定工業區、菊園新區。

 

    嘉定是科技城

 

  早在195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就把嘉定確定為科學衛星城。上海大學嘉定校區、上海科技管理幹部學院以及原子核、光學精密機械、硅酸鹽、計算機、航天科技等一批國家級的高科技研究所和中試基地坐落在嘉定境內,雲集了中高級教學、科研專業人才6000多名,使嘉定的科學文化、教育衛生、社會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

 

    嘉定又是著名的汽車城

 

  中國內地生産的第一輛小轎車就誕生在嘉定的安亭鎮。坐落在安亭鎮境內的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流的汽車生産企業。依託大眾,為其配套的一大批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已成為嘉定區的骨幹企業,具備了強大的生産能力。上海國際汽車城是上海“東南西北”四大産業基地之一,規劃建設總面積68平方公里,西起江蘇省昆山交界,東至鹽鐵河,北至郊區環線,南至滬寧高速公路。主要包括汽車核心貿易區、研發區、製造區(整車和零部件生産區)、教育區、新鎮區、賽車區等功能區。上海國際汽車城2001年9月正式開工,計劃于2005年基本建成。

 

    嘉定還是一座融悠久歷史文化和濃厚現代氣息于一體的旅遊城

 

  歷史上,嘉定文風經久不衰,素有“教化嘉定”的美稱。至今嘉定還完好保存的孔廟、秋霞圃、古猗園等眾多的文化古跡,使嘉定處處散發出秀麗多姿的誘人魅力。最近幾年建成的上海高爾夫俱樂部、東方巴黎高爾夫鄉村俱樂部等一批現代化遊樂場所,更使四方遊客興致盎然,流連忘返。

 

    嘉定區的交通十分便利

 

  境內不僅有連接各鎮的公路網絡,還有中國內地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以及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204國道、滬寧鐵路、滬杭鐵路,縱橫交錯的公路網絡把嘉定與上海市中心區及毗鄰的江浙兩省經濟最發達地區諸多城市相聯通。上海外環線把滬嘉高速公路與虹橋國際機場直接相連。從嘉定出發,驅車半小時即能到達虹橋機場;嘉定距吳淞張華浜集裝箱碼頭僅25公里。境內河道縱橫,四通八達,可通航100噸級的船隻。

 

    嘉定區能源充足,通訊便捷,市政基礎設施完善

 

  電力供應充沛,石洞口電廠和華東電網保證了全區生産和生活用電。煤氣供應充足,安亭煤氣廠和與市區聯網的嘉定煤氣櫃滿足了用氣的需要。水資源十分豐富,能滿足生産和生活的需要。通信設備先進,全區擁有程控電話機總容量達到34萬門,並實現了全區寬帶光纖全覆蓋,達到了10萬戶寬帶的接入能力。嘉定信息化建設全面推進。以公務網建設和應用為中心的政府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已全面鋪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嘉定人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使嘉定經濟保持了持續穩定的發展。2003年全年實現增加值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22.9%。完成財政總收入64.8億元,比上年增長36.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7億元,比上年增長37.2%。

 

    嘉定工業基礎比較雄厚,生産輕重工業産品2000多種。近年來,通過行業、産品結構的不斷優化,工業結構漸趨合理,已經形成了汽車配件、通信電纜及設備、電子電器、精細化工、金屬製品、紡織服裝等一批支柱産業,全區工業總産值連續多年名列上海市郊各區縣前列。其中,汽車零件産業的特強效應進一步放大,2003年該産業的工業總産值達129.3億元。與此同時,科技對生産力的推動作用也日益增強,科技産業化步伐不斷加快,高新技術企業有了長足發展,特別是民營科技企業快速發展,興建於1993年的嘉定民營技術密集區如今已初具規劃,並經國家科技部批准,正式列入上海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中的一園。嘉定的第三産業在近幾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江橋現代物流園區、上海二手車交易市場、上海市輕紡市場等大中型專業市場規模效應日益顯現,2003年市場成交額達147.8億元。房産業發展較快,成為嘉定經濟新的增長點。嘉定農業以種植水稻、三麥、蔬菜等為主,大蒜、食用菌是嘉定傳統的出口型特色農産品。近幾年,嘉定不斷調整農業産品結構,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形成了草莓、葡萄、肉鴿、甲魚、鴕鳥、花卉等一系列新的特色農副産品和一批由瀏島遊覽村及各特種養殖場、蔬果園藝場所組成的田園風光旅遊景點,建成了馬陸千畝苗木基地、安亭銀杏園等林業示範工程,加快了嘉定農業向都市型農業轉變的步伐。

 

    嘉定是中國沿海對外開放最早、最重要的地區之一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嘉定人民更是萬眾一心,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一是建設基礎設施完善的工業區,為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嘉定工業區被列為上海市的市級工業區之一,首期工程已實現“七通一平”。二是完善服務體系。目前,嘉定區的對外經濟貿易業務機構相當完備,可及時為客戶提供海關、商檢、外運、金融、諮詢等各項服務,還成立了區投資服務和辦證辦照中心,為中外投資客商辦理項目審批手續提供“一門式”服務。嘉定區以其優越的投資環境、良好的服務和美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廠商競相前來投資。已有美國通用電氣、德國大眾、荷蘭飛利浦、日本富士通等1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嘉定投資辦廠。2003年,全區引進外資達20.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8.9%。近幾年,嘉定非公經濟規模不斷壯大,成為推動工業發展的主力軍,其工業總産值佔全區工業總産值的76.1%,其中外商投資企業佔46.8%,私營企業佔29.3%。

 

    嘉定取得的成就,基本經驗總結為“五個堅持”:一是堅持不斷解放思想、勇於創新,搶抓機遇、贏得先機;二是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著力培育經濟發展的優勢和強勢;三是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全面推進;四是堅持黨的宗旨,執政為民,服務群眾;五是堅持不懈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為進一步推動嘉定區新一輪超常規跨越式發展,2003年7月,在區委三屆二次全會上,通過了《嘉定區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和《嘉定區2003-2005年經濟和社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綱要》。

 

    嘉定總的戰略目標和發展規模是:建成具有高科技水準、綜合輻射功能、樞紐型的現代化中等城市;長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區域性核心城市;中國最重要的汽車産業基地之一。戰略發展規模區域規劃總人口100-120萬,其中城鎮人口100萬,城市化水平90%。

 

    嘉定區確定了到2005年要達到的4項主要指標:全區增加值年遞增23%,到2005年達到400億元;全區工業年遞增23.4%,到2005年全區工業産值達到1300億元;全區3年合同吸引外資總額達到60億美元,每年新增民營註冊資本100億元;全區城鎮建設初步達到中等規模城市基本標準,全區城市化水平達到68%。

 

    在戰略佈局上,嘉定將全區463.9平方公里的地域空間,按照功能定位,劃分為四大功能區:中部板塊是嘉定新城,西部板塊是上海國際汽車城,北部板塊是先進製造業基地,南部板塊是三産綜合發展區。

 
 
 
 
無標題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