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立足國情、立足當代,充分發揮學科齊全、整體實力雄厚的整體優勢,深入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基礎理論和學術問題,推出了許多重要成果。全年共完成專著339種、學術論文3653篇、研究報告799份,此外還有其他形式的大量成果。
一、在重大現實問題研究方面,推出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黨和國家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宏觀經濟問題研究。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系列重要觀點,這其中凝聚著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科眾多學者的智慧。劉國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編的年度報告《2003: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包括綜合預測篇、政策分析篇、專題研究篇、財政金融篇、港臺經濟篇和國際背景篇等共34份分析預測報告,是對2003年中國經濟形勢發展的研究成果,社會反響較大。劉國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編的《中國經濟前景分析——2003年春季報告》內容包括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宏觀經濟形勢與收入分配、中國經濟增長的新軌跡及其未來趨勢、國債減發停發的思考、積極財政政策的回顧與展望、中國金融運行分析、中國證券市場的回顧與展望、全面融入國際分工體系的中國工業、“三農”問題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城鎮就業動態及其分析、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分析及預測、中國利用外資分析與展望等。呂政主編的《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03)——世界分工體系中的中國製造業》客觀地分析了經濟全球化給中國製造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回答了中國能否成為世界工廠或世界製造基地的問題,闡述了當前中國製造業的優勢和問題。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的《2002-2003年: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全面、系統、客觀地回顧了2002年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運行情況和農村社會的發展狀況,對其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做了具體的預測,展望了2003年中國農村經濟發展趨勢,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江小涓主編的《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報告——邁向全面小康社會的中國經濟(2002-2003)》以黨的“十六大”報告精神為指導,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對未來2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著重從財政、金融、外經貿三方面對宏觀經濟的運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統的闡述,提出了戰略選擇和政策建議。蔡窻主編的《2003年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轉軌中的城市貧困問題》分析了2003年的人口形勢、中國城鎮地區的就業形勢和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情況;研究了中國城市貧困的現狀、原因、趨勢、社會後果和政策選擇問題。常欣的《規模型競爭論——中國基礎部門競爭問題》通過比較研究和動態研究的方法,對中國基礎部門能否開展競爭、開展什麼樣的競爭和怎樣開展競爭的問題進行了較系統的分析。
2、工業發展和“三農”問題研究。常欣的《規模型競爭論——中國基礎部門競爭問題》,對中國基礎部門競爭問題進行了較系統地分析:國外學者關於基礎部門放鬆規制的理論、中國基礎部門開展競爭的客觀必然性、中國基礎部門競爭模式的選擇、實現規模型競爭的産權制度基礎、實現規模型競爭的政府行為取向和實現規模性競爭的産業重組模式比較與分析等。魏後凱的《市場競爭、經濟績效與産業集中——對中國製造業集中與市場結構的實證研究》以中國製造業為案例,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業的集中狀況、形成原因及經濟績效進行了實證分析,揭示了市場競爭、政府干預和中國製造業集中過程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絡,在産業組織理論的中國化和建立中國的産業組織理論上有一定的創見。郭克莎等的《加入WTO後的中國工業》研究並圍繞中國公開發佈的加入WTO的法律文件,聯絡中國工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系統分析了加入WTO後全方位開放對中國工業的綜合性影響。選取了汽車、電子、醫藥、紡織、能源等産業進行深入細微的重點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對策性建議。
翁鳴、陳勁松等的《中國農業競爭力研究》以中國農業競爭力為研究對象,從農業競爭力的內涵、表現形式、影響農産品競爭力的因素、農産品競爭優勢的測算、政府政策和國際技術壁壘對農業競爭力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研究,並嘗試構建中國農業競爭力指標體系。它還對典型農産品的競爭力分別做了實證性研究。林萬龍的《中國農村社區公共産品供給制度變遷研究》運用新制度經濟學有關制度變遷的理論及公共財政理論中的公共選擇學説,對中國農村地區公共産品供給的制度建設進行了理論和實證分析,對家庭聯産承包制實施以來中國農村社區公共産品供給制度的變遷進行了系統的考察,提出了分析和解釋家庭承包制度實施之後農村社區公共産品供給制度變遷現象的理論框架。《當代農村金融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張元紅等著,26萬字,江西人民出版社)對金融發展理論,中外農村合作金融的理論與實踐,中外小額信貸實踐與運作,中小企業融資的方式、結構、體系,農業與證券市場等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較全面地研究和論述,是系統研究有關農村金融問題的專著。
3.金融改革研究。王國剛主編的《資本賬戶開放與中國金融改革》,研究了資本賬戶開放與中國金融改革,開放資本賬戶的動因,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中國金融的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資本賬戶開放的理論與實踐,資本賬戶開放與中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與中國的貨幣政策、與中國商業銀行改革、與中國證券業的發展、與中國保險業的發展、與中國養老金運作、與中國金融法律法規的調整、與中國國家金融安全的關係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集中探討了為實現資本賬戶開放中國金融在進一步發展中應進行的各方面改革和調整,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和操作措施。王國剛主編的《全球金融發展趨勢》對全球金融發展趨勢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從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國際資本流動、跨國公司功能拓展、機構投資者快速發展、商業銀行發展、國際金融競爭、金融風險增大和國際金融協調與區域合作等八個方面,集中探討了全球金融發展的主要趨勢和未來走勢,努力揭示其中的基本機理、內在規律、運行機制和正負面效應。何德旭的《中國投資基金制度變遷分析》立足於中國具體國情,對投資基金制度變遷中的結構特徵及其功能演化進行了描述,對投資基金制度安排和中國私募基金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對投資基金制度保障體系,以及投資基金制度與商業銀行制度比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規範和發展私募基金提供了比較明確的建議。李揚、王國剛主編的《華爾街的墮落——美國公司財務造假大案剖析》對安然、世通等美國大公司財務造假大案進行剖析,打破有些人對一些國家的市場經濟模式的盲目崇拜,提醒人們關注對美國財務危機已經展開的調整和完善現有的制度的方法和手段,從中吸取教訓,並用之指導中國資本市場的戰略調整,從中國國情出發,建設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汪紅駒的《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分析了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變化。同時通過大量實證分析,探討了總供給曲線的不確定性、總需求的低利率彈性,貨幣需求的不穩定性和貨幣供給的內生性,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多目標約束和規則不確定,中央銀行獨立性不強等諸多方面對中國貨幣政策效應的影響問題。此外還有:《商業銀行軟預算約束與中國銀行業改革》(施華強、彭興韻)、《淺議人民幣升值壓力問題》(王松奇)、《匯率穩定政策研究》(余維彬)、《中國股票發行制度改革》(王力)、《上市公司股票價格與內在價值的偏離度分析》(趙志君)。
4、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和政府職能建設問題研究。張明傑的《開放的政府——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研究》考察了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發展歷史,探討了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理論基礎和原則意義、政府信息公開適用的主體和對象、政府信息公開的範圍和程序、相關法律救濟等問題,並分析了中國政府信息公開的現狀、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朱曉青的《歐洲人權法律保護機制研究》研究了在歐洲並存的以《歐洲人權公約》為核心的人權法律保護機制和歐洲聯盟人權法律保護機制的歷史、內容、特點和改革,分析和預測了兩種機制的發展前景,是一部系統研究歐洲人權法律和人權保護機制的著作。錢弘道的《經濟分析法學》在堅持經濟決定法律是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的精髓和基石的基礎上,借鑒西方法學理論,對經濟分析法學的結構進行了設計,對法律與經濟的關係,經濟分析法學的歷史、概念、方法論和理論基礎等進行了闡述,並對憲政、産權、犯罪與刑罰三個具體領域的經濟分析進行了探討。癱傑的《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則從公共政策角度,在對國內外公共政策基礎理論進行全面審視和梳理的基礎上,從中國國情出發,在完善公共政策研究基礎理論體系、提高政策分析方法的針對性和政策科學學科在中國政治社會環境中的適用性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較大程度地克服了目前該研究領域理論框架單一,對西方概念體系缺乏辨析,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差等缺陷。常紀文的《環境法原論》圍繞環境法基礎、環境法體系及其部門法地位、環境法理論基礎、國家環境管理及其監督、環境法基本原則和制度、環境保護法律調整、環境法律責任、國際環境法基礎理論、WTO與中國環境法等主題對環境法的基本問題作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劉作翔的《法理學視野中的司法問題》從法理學角度探討了中國司法實踐中的重要問題,如司法審判和社會生活中的公權力與私權利、法律標準與道德標準、國家法與民間法,以及司法審判和日常生活中的權利衝突、司法地方保護主義等,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大量活生生的司法案例,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視的理論問題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建議。王一程的《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扎紮實實地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認為,科學認識和把握政治文明的內涵、階級性、國家和民族特點,對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至關重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完成十六大部署的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九項任務,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髮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的關係,正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民主的實現程度與實現條件的關係,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腳踏實地、扎紮實實地致力於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保證廣大人民群眾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各項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政治學所“非典”與公共管理課題組的《我國防治非典的制度分析》綜合分析了中國政府、黨群組織在防治工作中所採取的措施、發揮的作用、起到的效果,強調在追求經濟高增長的同時,一定要保持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批評那種將“發展”片面地理解為單純的經濟增長,而且又將經濟增長簡單地等同於GDP或人均收入的提高的思維方式。
5、社會全面發展問題研究。唐鈞的《問題與障礙:中國走向全面小康的社會政策思考》,從社會政策角度對中國走向“全面小康”的各個層面進行思考,就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唐鈞等的《中國城市貧困與反貧困報告》研究中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創建和完善的全過程,通過對第一手材料的綜合梳理,運用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理論,並參考國際經驗,提出了進一步發展完善中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見和建議。李培林、朱慶芳等的《中國小康社會》對全國30多個省(市、區)和近60個主要城市的現階段小康目標實現程度進行了綜合評價,據此提出了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政策選擇。張軍、王曉毅等的《傳統村莊的現代跨越》從現代化的經濟發展模式、社會分化與整合的充分性、政治民主化的進程等三個方面,探討了中國傳統村莊向現代跨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政治學所課題組的《我國防治非典的制度分析》客觀、綜合分析了中國政府、黨群組織在防治工作中所採取的措施、發揮的作用、起到的效果。李銀河的《性文化研究報告》通過對不同社會以及不同文化的比較,描述和分析了這些社會和文化在性問題上的種種觀念和爭論,以及由此産生的關於性觀念和性行為的法律問題。
孫懿的《探尋西部民族地區發展之路——少數民族幹部現狀的調查與研究》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詳細分析了雲南、新疆、內蒙古三省(區)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的現狀及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議。孟慧英的《彝族畢摩文化研究》利用第一手調查資料,分析了彝族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提出了自己關於“薩滿”(蘇尼)和“巫師”(畢摩)這兩類不同性質的原始宗教人員的關係的看法,總結了有關民族宗教文化發展的幾條基本規律。杜發春的《青海藏區畜牧業經濟和牧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研究》通過對科加村的衰落過程、貧困特徵、貧困原因以及未來發展思路的調查研究,提出國家在民族地區開發資源、變動疆域等方面的一系列建議。吳興旺的《全面建設民族地區小康社會》在深入闡述小康和小康社會涵義的基礎上,通過對全國區域間和民族地區間的案例比較,對民族地區的小康進程、民族地區全面小康建設的意義、指導思想和建設中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了探討。
此外,閔大洪的《數字傳媒概要》不僅描述了傳統新聞傳媒——報刊、廣播、電視的數字化進程,而且以“大傳播”的視野,記錄了基於數字技術的各類新媒體的興起和發展過程,尤其是對互聯網媒體還做了重點透析。時統宇的《電視批評理論研究》著眼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電視業的重大變化,探討影響電視傳播內容和效果的社會經濟原因。
6、國際問題研究。張蘊嶺主編的《未來10-15年中國亞太地區面臨的國際環境》對亞太地區幾個大國的未來政策走向和亞太地區合作組織的發展趨勢,及可能引起與中國雙邊關係互動的突出因素,做了詳細、透徹和頗具前瞻性的分析與預測,並對亞太地區未來經濟發展大趨勢、貿易、投資、金融、能源和環境等做了深入探討,對中國分析未來亞太地區形勢和制訂相關政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張蘊嶺、周小兵主編的《東亞合作的進程與前景》對東亞合作的進程與長遠目標、東亞金融合作的實際進展與近期選擇、東亞地區未來長期貨幣金融合作與一體化構想、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中日韓與東北亞經濟合作、東亞雙邊經濟合作的先導、東亞經濟合作的經濟利益機制、東亞區域合作的政治安全環境、東亞地區經濟合作中的思想文化因素等進行了深入研究。鄭羽、龐昌偉的《俄羅斯能源外交與中俄油氣合作》闡述了俄羅斯開展能源外交的國際背景、基本理論與政策目標;分析歸納俄羅斯、美國、歐佩克能源合作走勢及其深層政治經濟內涵,提出俄羅斯能源外交行為“三個同心圓”和“能源三角關係”的觀點;對比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三國油氣資源對中國能源安全、進口渠道多元化政策的優勢和劣勢,突出中俄油氣合作對雙方的重要戰略意義。王逸舟主編的《磨合中的建構——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的多視角透視》是第一部全面研究中國與當今世界主要的國際組織之複雜關係的著作,內容涉及國際核不擴散體制、聯合國安理會、聯合國維和機制、APEC、WTO、國際人權公約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還對國際組織建設中的中國傳統思想資源和中國加入國際組織的文化倫理定位進行了探討。李琮的《當代國際壟斷——巨型跨國公司綜論》主要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條件下,當代國際壟斷組織——巨型跨國公司的最新發展及其有關重要問題,探討了大跨國公司在新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方面的重要影響,對中國大跨國公司的崛起具有借鑒和啟示作用。張樹華、劉顯忠的《當代俄羅斯政治思潮》宏觀描述了近20年來蘇聯-俄羅斯社會政治思潮演變的歷程,分析了政治思潮起落興衰的政治原因和社會背景,回顧了俄羅斯社會在“國家定位”和“文明歸屬”等問題上的思想交鋒,探討了近年來俄羅斯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問題和教訓,分析了普京總統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理念,回答了當今“俄羅斯人在想什麼”等問題。劉世龍的《日美關係》對美日關係的歷史規律做了概括,認為美日關係搖擺于合作與競爭之間,從政治、軍事、經濟三個方面對美日關係史做了全面、系統的研究。
二、在基礎理論和學術研究方面,推出了眾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推動了基礎理論的創新和學科的全面發展
1、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張戰生、吳波主編的《與時俱進:20世紀以來若干馬克思主義重大問題探析》以回顧和反思20世紀以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歷程、總結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為目的,重點選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20世紀中國”、“20世紀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等14個重大理論專題進行探討。李鳳鳴主編的《社會主義本質研究》圍繞社會主義本質這個科學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問題,從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的角度,探討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思想軌跡,揭示了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羅文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念論》圍繞“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個重大問題,探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歷史淵源、本質特徵和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從社會道德、國家理念和國民意識三個層次上,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若干重要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在21世紀的戰略構想。羅雲力的《西方國家的一種新治理方式——社會民主主義第三條道路研究》主要從國家治理方式的角度對社會民主主義的發展變化進行了研究,從而指出,如果從階級政治角度看,第三條道路是社會民主主義長期向右轉的延伸,是背離傳統社會主義道路的新階段;如果從國家管理角度看,第三條道路體現的是西方國家一種號稱“超越左右、亦非中間”的新的國家治理方式。書中結合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對第三條道路國家治理方式做了借鑒性的思考。李崇富、吳波執筆的《“三個代表”: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一文刊登在7月29日《光明日報》,被評為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第九屆優秀作品。
2.經濟理論研究。胡家勇的《轉型經濟學》從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脈絡和未來發展趨勢、改革的難題和政策選擇的角度系統研究了經濟轉型問題,對了解政治經濟學新發展有重要價值。金碚等的《競爭力經濟學》對産業和企業競爭力問題進行系統解剖,揭示了産業組織理論、國際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管理學與競爭力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絡,建立了競爭力研究的一個經濟學範式。孫天法的《非均衡配額經濟學》探求引發現代經濟各種問題的制度原因,提出要改革市場經濟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矯正市場非均衡現象,實現理性競爭的觀點。鄭玉歆主編的《環境影響的經濟分析——理論、方法與實踐》從中國面臨的環境形勢、環境因素的經濟指標、環境破壞的經濟損失估計、潔凈技術的技術經濟分析和環境政策經濟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汪向東等的《中國: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形成了關於“新經濟”的理論體系,並力圖從決定“新經濟”發展,特別是從決定中國“新經濟”發展的因素變動和實踐中把握內在的規律性,對全球信息化的一般趨勢、新興互聯網産業群的發展和熱點、資本市場波動和“新經濟”、“新經濟”中的電子商務與傳統産業改造等方面提出了有價值的觀點和政策建議。張曉晶的《符號經濟與實體經濟》研究了符號經濟的基本概念、獨特的性質和基本功能。從結構角度考察了符號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聯,並以實證研究為主從經驗角度探討了這種關聯方式隨著金融全球化的深入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以及金融全球化所産生的根本影響。《經濟研究》編輯部編輯的《中國經濟理論問題爭鳴(1990-1999)》對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中一些重大問題的理論爭論作了綜述和分析,有助於了解這些爭論的情況和了解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進程,有助於加深人們對進入21世紀後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種種問題的認識。
3、法學基礎理論研究。楊一凡等主編的《中國珍稀法律典籍續編》(10卷本),是繼《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14卷本,劉海年、楊一凡主編)之後,中華法律古籍整理的又一重要成果,它的出版在許多方面填補了中國館藏空白。楊一凡主編的《中國法制史考證》(15卷本),是法制史領域又一項重要成果。張明傑的《開放的政府——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研究》考察了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的歷史發展,分析了中國政府信息公開的現狀、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錢弘道的《經濟分析法學》對經濟分析法學的結構進行了設計,對法律與經濟的關係,經濟分析法學的歷史、概念、方法論和理論基礎等進行了闡述,並對憲政、産權、犯罪與刑罰三個具體領域的經濟分析進行了探討。朱曉青的《歐洲人權法律保護機制研究》研究了在歐洲並存的以《歐洲人權公約》為核心的人權法律保護機制和歐洲聯盟人權法律保護機制的歷史、內容、特點和改革,分析和預測了兩種機制的發展前景。常紀文的《環境法原論》圍繞環境法基礎、環境法體系及其部門法地位、環境法理論基礎、國家環境管理及其監督、環境法基本原則和制度、環境保護法律調整、環境法律責任、國際環境法基礎理論、WTO與中國環境法主題等作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劉作翔的《法理學視野中的司法問題》探討了中國司法實踐中的重要問題,如司法審判和社會生活中的公權力與私權利、法律標準與道德標準、國家法與民間法,以及司法審判和日常生活中的權利衝突、司法地方保護主義等,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視的理論問題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建議。
4、哲學、宗教學研究。張清宇的專著《弗協調邏輯》以巴西邏輯學家科斯塔的系統為主,介紹了各種弗協調邏輯系統以及作者自己在弗協調邏輯系統形式方面的研究成果。張家龍的《模態邏輯與哲學》對哲學邏輯的基礎——模態邏輯中的哲學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的討論,提出了一些新觀點。蒙培元的《情感與理性》從存在問題入手,將情感視為儒家哲學的核心問題,對儒學在人的存在、價值及其人生體驗等問題上的基本主張進行了探討。姚介厚、汪子嵩等的《希臘哲學史》(第三卷)專門研究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是國內第一部比較全面、系統的研究專著。
吳雲貴的《當代伊斯蘭教法》是一部關於當代伊斯蘭教法發展態勢的綜合性著作,對深入理解以宗教極端主義為表現形式的國際恐怖主義的氾濫有重要意義。李富華、何梅的《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對歷代大藏經編輯和雕刊的特點進行分析評述,以大藏經的雕印史為主線,對當時的政治、思想以及有關人群的信仰趨向等進行了探討。朱明忠、尚會鵬的《印度教:宗教與社會》是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地論述印度教的學術專著,從宗教社會學的角度,研究了印度教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和相互影響,全面論述了印度教與社會改革、民族運動、經濟發展、教派鬥爭、當代政治、種姓制度、賤民運動、婦女運動等的關係。
5、文學語言學研究。董乃斌、陳伯海、劉揚忠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學史》對中國古代有關文學史觀念和近百年來中國文學史學科的發展做了細緻考察,系統回顧了中國文學史學科由傳統向現代演化的歷程,反映了文學史演進中內部與外部諸種關係的交互作用,對學科建設和發展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蔣寅的《古代詩學的現代闡釋》對中國古代有關詩歌研究的若干概念和命題進行了初步闡釋,為建構富有民族思維特色和文化性格的本土文學理論提供了參考,推進了古代文化的研究。扎拉嘎的《比較文學:文學平行本質的比較研究——清代蒙漢文學關係論稿》對清代蒙漢文學關係中各種複雜文學現象進行梳理,勾勒了蒙古族文學和漢族文學之間的互動關係及其發展軌跡。黃梅的《推敲自我:小説在18世紀的英國》探討18世紀小説在英國的興起與“現代社會”出現的聯絡,注重探究作品的意識形態功用。周啟超的《白銀時代俄羅斯文學研究》推進了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在“斷代文學史”研究思路上也有所突破。
劉丹青的《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介紹了國外語序類型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及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用漢語事實檢驗理論的適用度和局限性,推動了漢語介詞歷史、現狀和方言類型的進一步發展。
6、史學考古學研究。姜廣輝等的《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二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如,經學是傳統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經學詮釋是古代思想發展的一種重要表達形式,經學詮釋並非凝固不變而是隨時代發展而變化的,經學構成傳統文化的根基等。楊向奎等的《百年學案》採用學案體,通過對學者的個案研究表現學術成就和學術源流,是一種別具特色的學術史。張顯清、林金樹主編的《明代政治史》以中國封建社會晚期經濟發展和世界歷史變革為大背景,以皇權、閣權、宦權三者互動為切入點,探討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高度發展和成熟的明代政治變化,及其對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影響,從而説明中國封建社會晚期政治運作的基本軌跡、主要特徵與演變規律。施治生、徐建新主編的《古代國家的等級制度》研究世界古代和中世紀的等級制度,涵蓋古代中國、印度、兩河流域、小亞細亞、西亞、東亞、東南亞、古代羅馬國家的社會等級制度和中世紀西歐國家的封建等級制度,論證了等級制在各國産生的原因,與階級的關係,各等級的權利、義務及其組織結構、發展變化等。耿雲志等的《西方民主與近代中國》系統總結了近代一百多年裏,中國人從初步認識和傳播民主思想到提出並嘗試以改革或革命的手段建立某種西方式的民主制度的過程,深入分析和揭示了西方民主在中國不能落實的原因。馬大正、李大龍、耿鐵華等的《古代中國高句麗歷史續論》對高句麗的歷史、文化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以及學術研究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論述。
近年來考古技術手段和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為考古學研究更接近歷史的真實提供了科學的保證。徐光冀等的發掘報告《磁縣灣漳北朝壁畫墓》全面科學地記錄了墓葬形制和壁畫及出土遺物,並對該墓做了縝密的綜合研究。姜波的《漢唐都城禮制建築研究》以朝代和都城為坐標,對每一時期、每一都城禮制建築做了比較系統的研究。施勁松的《長江流域青銅器研究》確立了江西新幹、湖南寧鄉、四川三星堆和安徽屯溪四個青銅器群。李裕群的《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揭示了東西部石窟寺之間由不平衡向平衡發展演變的規律,並對産生這種變化的諸種因素進行了綜合分析。王小慶的《仰韶文化研究》對其社會形態、社會組織結構與周邊地區原始文化交流、生業形態等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杜金鵬的《偃師商城初探》就商代早期都城遺址偃師商城的城市佈局、年代、性質、文化內涵和文化分期、學術價值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其中關於偃師商城年代與分期的研究,為國家重大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專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