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本土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26日   來源:中國台灣網

  “本土化”也叫“台灣化”,即逐漸增加臺籍人士在台灣當局權力中樞的比重。在國民黨統治台灣初期的權力結構中,基本上是以大陸籍資産階級為主,臺籍資産階級為輔。蔣經國主政後,開始推行“本土化”政策,但是上述情況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李登輝主政以後,推動“憲政改革”,在各主要部門中大規模增加臺籍人士在權力中心的比重,才根本改變了這種情況。

  從1988年7月國民黨“十三全大會”和開始,所建立起來的新領導體制的“本土化”趨勢開始突出。這不僅表現為李登輝正式出任國民黨主席,在國民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由臺籍人士擔任最高領導人,而且表現為在中委中,臺籍人士的比例由上屆的近20%增至38.3%。在中常委中,臺籍人士的比例由上屆的45.2%增至51.6%,在國民黨的歷史上,首次超過了半數。此後從1990年至1994年,再經過國民黨的“十四全”、“行政院”的幾度改組、“憲政改革”及二屆“立法院”、“國民大會”的全面改選,台灣權力結構中的臺籍人士比例,在短短的數年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一大批臺籍人士迅速進入台灣黨政權力核心,佔據主導地位,並打破了蔣經國時代省籍平衡的慣例,從而加快了本土化進程,使朝野力量對比態勢發生顯著變化。從黨務系統看,國民黨在1993年有約200萬名黨員,其中約85%是臺籍人。“十四全”大會進行高層權力重組後,李登輝首次經由全體代表投票當選為國民黨主席,新增設的4位副主席分別由2位大陸籍和2名台灣籍人士擔任。在31名中常委中,臺籍人士有18人,比例由上屆的51.6%上升為58%;新當選的中委亦呈現本土化的結構,在210名中委中,本省籍人士佔壓倒多數,達55.2%;從行政系統看,李登輝上臺後,在短短5年內4度改組“內閣”,3次更換“閣揆”,1993年連戰出任“行政院長”,他是國民黨去臺後40餘年來首次由臺籍人出任此職。其它“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的“院長”也都由台灣籍人士擔任,只有“監察院長”是大陸籍人士;經過改選而組成的第二屆“國大”、第二屆“立法院”,其“代表”成份也發生了根本變化,由過去以大陸籍人士為主體變為以臺籍人士為主體:在403名“國代”中,臺籍324人,佔總數的80.39%,外省籍79人,僅佔19.61%;在161名“立委”中,臺籍136人,佔總數的84.4%,外省籍25人,僅佔總數的15.6%。總計,在新一屆“國會”564名代表中,臺籍人士佔總數81.5%。至此,“中華民國國民大會”已經演變成為“台灣國民大會”,“中華民國立法院”蛻變成為“台灣立法院”,“中華民國國會”基本上實現了台灣化;在地方權力結構中,1993年底台灣“縣市長”選舉的結果,23名“縣市長”也全部由本土人士出任。

  蔣經國推行“本土化”政策,主要是為了緩和統治當局與台灣本土人士的矛盾,而李登輝加速“本土化”的目的則在於實現他的“台灣主義”,以充實“台灣實質獨立”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