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全國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14日   來源:中國民族統計年鑒

    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于10月25日正式成立。截至2003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有155個,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和120個自治縣。民族自治地方所屬行政區劃範圍內共有77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699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行政區劃面積613.33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的63.89%。2003年底,民族自治地方總人口1.72億,其中少數民族人口8017萬,佔總數的46.57%。

    1.經濟總量邁上新的臺階。

   
2003年全國民族自治地方生産總值完成10382.02億元,這是民族自治地方首次超過萬億元大關,按可比價格計算,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11.9%,增幅提高1.7個百分點。民族自治地方生産總值佔全國的比重為7.69%,比上年提高0.0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完成2455.72億元,比上年增長5.9%,增幅提高0.5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增加值完成4163.54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增幅提高4.8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完成3761.76億元,比上年增長10.2%,由於受非典疫情的影響,增幅下降11個百分點。一二三産業構成由上年的24.4:38.1:37.5調整到2003年的23.7:40.1:36.2。

    在5個自治區中,內蒙古自治區生産總值增長速度達到16.8%,居於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首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增速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

    2.農業保持穩定發展。

    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4014.59億元,比上年增長5.8%,增幅提高0.4個百分點。

    種植業結構調整繼續推進。2003年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減少105.5萬公頃,這也是自1999年民族自治地方調減糧食播種面積以來,糧食播種面積減少的最多的一年,糧食播種面積佔總播種面積的比例也從1999年的68.2%下降到2003年的61.5%。油料播種面積略有下降,棉花播種面積受市場調節作用影響比上年增加了11.8萬公頃。全年糧食産量6480.24萬噸,比上年下降1.6%;油料、糖類和棉花繼續增産。油料産量359.22萬噸,比上年增長1.1%;糖類産量7972.26萬噸,比上年增長19.8%,已佔全國總産量的82.7%,比上年提高7個百分點;棉花産量160.81萬噸,比上年增長8.5%,佔全國的比重達到33.1%,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

    畜牧業和漁業生産發展較好。2003年大牲畜和羊年末存欄頭(只)數分別為5797.61萬頭和14799.65萬隻,分別佔全國的38.2%和49.5%,存欄頭(只)數分別比上年增長4.1%和6.2%。全年肉類總産量達到996.95萬噸,比上年增長5.7%,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4.4%,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牛肉、羊肉和豬肉産量分別為152.46萬噸、138.54萬噸和589.18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5.9%、16.9%和1.2%。牛羊奶産量595.35萬噸,比上年增長49.8%。

    林業生産持續發展,以退耕還林還草為主的生態建設得到加強。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91.78萬公頃,比上年增長3.0%,其中退耕還林面積達到169.12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4.0%。

    農業生産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民族自治地方農業機械總動力7369.8萬千瓦,增長3.5%;全年農村用電量150億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4.3%;農田有效灌溉面積975.49萬公頃,保持原有規模。

    3.工業經濟在結構調整、效益提高的基礎上實現快速增長,建築業生長增長較快。

    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工業增加值3132.84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全年全部國有和年産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簡稱規模以上工業,下同)有10499個,完成工業總産值5665.72億元,比上年增長21.7%,增幅提高4.8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總産值1679.61億元,增長17.4%;重工業總産值3986.11億元,增長24.1%。
民族自治地方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增長情況:機制紙及紙板219.68萬噸,增長23.5%;糖産量823.95萬噸,增長23.2%;原煤産量2.06億噸,增長31.1%;原油産量2597萬噸,增長5.6%;發電量2243.24億千瓦時,增長14.6%;鋼産量1082.34萬噸,增長20.3%;生鐵産量1156.93萬噸,增長17.1%;水泥産量6700.81萬噸,增長2.3%;木材産量1097.07萬立方米,增長7.2%。糖産量佔全國的76.0%,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原油産量佔全國的15.3%,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工業生産産銷銜接良好,經濟效益總體水平穩步提高。全年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555.68億元,比上年增長25.7%;實現利稅815.3億元,增長41.6%。虧損企業虧損額94.78億元,下降2.0%。盈虧相抵後實現凈利潤329.27億元,增長74.2%。

    建築業生産增長較快。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030.70億元,比上年增長23.9%。建築業總産值完成1227.17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實現利潤總額25.93億元,比上年增長70.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342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73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7223萬平方米,增加742萬平方米。

    4. 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再上新臺階。

    全年固定資産投資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創下投資增量為歷史最大、投資增幅為1999年以來最好的水平。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4733.93億元,比上年增長33.6%,是1994年以來最快增速,比上年加快12.6個百分點。與上年相比,增量達到1191.83億元,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2836.93億元,增長38.2%,比上年加快8.5個百分點;更新改造投資完成637.73億元,比上年增長33.7%,比上年加快13.2個百分點;房地産開發投資完成447.92億元,比上年增長37.6%。國有單位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652.59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在五個自治區中,內蒙古自治區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已躍升為民族自治地方首位,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174.66億元,增長速度居全國首位,達到65.9%。廣西和新疆的投資規模也都近千億元大關,分別達到921.3億元和973.39億元,增長速度也分別達到22.8%和21.7%。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的增長速度分別達到40.1%和25.7%。

    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內蒙古2003年一大批重點工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或投産,全年完成投資超億元的重點建設項目146個,完成固定資産投資457.39億元,佔城鎮以上單位固定資産投資的40.8%。長慶氣田至呼和浩特市輸氣管道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內蒙古大唐托克托發電有限公司一期工程2×60萬千瓦發電機組建成投産,內蒙古上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和岱海電廠開工建設;包頭稀土高新區希望鋁業有限責任公司鋁電一體化項目電解鋁一期工程建成投産;錫林浩特市至桑根達來鐵路全線建成交付運營。

    廣西全年累計新開工規模以上建設項目5399個,其中重大項目有200個。桂西氧化鋁一期工程、欽州林漿紙一體化項目、長洲水利樞紐等重點項目正式啟動,北海電廠一期工程、桂林和柳州過境公路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龍灘水電站成功實現大江截流,百色水利樞紐工程等在建重大項目順利推進。平果鋁氧化鋁二期工程、柳鋼高速線材、六景至興業高速公路、南寧至壇洛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竣工投産,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達到1011公里。2003年底,共有南寧等9個大、中城市貫通高速公路,有65個縣通二級公路6844公里。農林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基礎設施、教育等一批國債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西藏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明顯加快。青藏鐵路西藏段建設全線鋪開,全年西藏段完成投資38億元。拉薩火車站、直孔電站、金河電站、拉薩至貢嘎機場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開工。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的“117”項目,已建成40個,在建73個,累計完成投資136.4億元;“117”項目以外的32個重點項目,已建成8個,在建24個;中央確定的70個對口援藏項目已完成69個,總投資11億元。此外,第三批對口援藏省市、中央國家機關和企業還投入援藏資金19.4億元。安徽、吉林、黑龍江和15戶中管國有重要骨幹企業2003年全部到位,一年多來援藏工作力度也很大,已落實項目152個,投資4.7億元。

    寧夏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全區在加大固定資産投資力度的同時,進一步突出重點建設項目建設,以重點項目帶動重點行業。全年正式施工的23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67.4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21.2%。

    5.消費品市場銷售較為平穩。

    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108.98億元,比上年增長0.5%。期中批發零售貿易業2541.97億元,增長33.4%;餐飲業429.4億元,增長12.7%。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法人企業為2045個,從業人員26.75萬人,銷售總額達到2127.86億元,比上年增長19.1%。

    企業資産合計達到1365.87億元,比上年增長16.4%,所有者權益達到327.35億元,比上年增長10.9%。

    6.對外貿易快速發展。

    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進出口貿易總額完成135.7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4%,增幅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78.43億美元,增長42.5%,增幅提高5.8個百分點;進口額57.34億美元,增長24.6%。民族自治地方年末實有外商投資企業3263個,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0.0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0%。

    7.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保持穩定增長。

    由於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民族自治地方交通基礎設施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國有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1萬公里,比上年增長5.1%。公路線路里程達到54.78公里,比上年增長4.0%。民族自治地方鐵路和公路完成貨物運輸週轉量3151.63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0.0%;完成貨運量15.74億噸,比上年下降3.8%;完成旅客運輸週轉量1309.57億人公里,增長1.2%;完成客運量16.4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3%。

    郵電通信業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524.81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年末本地局用交換機總容量為3146.26萬門,增長24.5%,長途自動交換機容量108.6萬路端,比上年增長15.7%;固定電話用戶達到2272.69萬戶,比上年增長25.2%。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532.09萬戶,比上年增長24.2%;移動電話用戶達到2306.67萬戶,比上年增長45.0%,計算機互聯網用戶達到345.21萬戶,比上年增長53.6%。

    國際國內旅遊收入出現下降。全年民族自治地方國內旅遊人次達到12332.5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9%,增幅下降8.7個百分點。國內旅遊收入562.96億元,下降25.0%。全年國際旅遊人次215.09萬人次,比上年下降68.3%。國際旅遊外匯收入6.0億美元,下降34.9%。民族自治地方共有國際旅行社186個,國內旅行社1112個。

    8.財政收入較快增長,金融運行健康平穩。

    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73.97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增幅提高4.2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支出2109.3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基本建設支出311.5億元,文化、教育、科技和衛生事業費支出497.12億元,社會保障補助支出97.98億元。

    金融和證券。金融機構存貸款穩定增加。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各項存款餘額11749.93億元,比年初增長14.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7353.07億元,比年初增長19.9%,增幅提高4.2個百分點。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9339.76億元,比年初增長16.2%,增幅比上年提高5.9個百分點。

    上市公司繼續發展。截至2003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有上市公司95家,比上年增加8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94家,B股上市公司1家。2003年,上市公司總股本達到266.15億股,其中可流通股本101.51億股。資産總額達到1740.22億元,凈資産711.4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和凈利潤分別達到808.65億元、185.04億元和26.82億元。

    9.城鄉居民收入有較大提高。民族自治地方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053元,比上年增長7.8%。全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5462元,比上年增長5.8%。農牧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繼續改善。民族自治地方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為1895元,比上年增長7.0%。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533元,比上年增長6.1%。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37.2%。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50.3%,下降1.7個百分點。居民住房條件繼續改善。城鎮居民人均使用面積19.8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22.9平方米。

    社會保障進一步加強,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民族自治地方城鎮最低收入標準以下的居民中有376.96萬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鄉村最低收入標準以下的居民中有60.89萬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2003年末民族自治地方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68萬個,城鎮便民、利民服務網點6.52個,農村社會保障網絡數201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