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
圖為1956年,毛澤東在作《論十大關係》的講話。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1956年,是新中國探索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開端。這一年的許多重大舉措,對以後的歷史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可惜的是,這些重大的決策,沒有能在隨後一段時期一直堅持下去。
“最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鋻於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
這是蘇共二十大後,毛澤東在1956年4月《論十大關係》的講話中告誡全黨的話。“以蘇為鑒”,思考和探索自己的道路,是貫穿這篇文章的基本思想。在這篇講話中,毛澤東號召:“我們一定要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此後,黨和政府進行了多方面探索。
圖為1956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産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致開幕辭。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大批知識分子參加,為解決知識分子問題,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周恩來在會上作《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明確提出知識分子的絕大多數 “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會後,中共中央先後發出多個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文件,推動了全國知識分子工作的開展。全國一時掀起了一個貫徹知識分子問題會議精神的熱潮,吹響了“向現代科學進軍”的號角。
為了發展文化和科學,5月初,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正式宣佈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他説:“在藝術方面的百花齊放的方針,學術方面的百家爭鳴的方針,是有必要的。”“雙百”方針的提出,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團結的國家形象,反映了繁榮文藝,發展科學的時代要求。《論十大關係》和“雙百”方針的主旨完全一樣,就是要把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9月,中國共産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大會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國內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産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大會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著重提出了加強執政黨建設的問題。一場新的建設熱潮——發展經濟,發展文化,鞏固新制度,建設新國家——在中華大地上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1956年,是新中國探索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開端。這一年的許多重大舉措,對以後的歷史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可惜的是,這些重大的決策,沒有能在隨後一段時期一直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