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新中國檔案: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 袁隆平獲世界糧食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這是1981年,袁隆平為第二屆國際雜交水稻育種培訓班遴選講課用的雜交水稻標本。

    1964年,袁隆平在水稻中發現天然雄性不育株,並在國內首次發表了《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的論文,開創了我國秈型雜交稻的研究。

    經歷了6年的探索,袁隆平提出了利用“遠緣的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的新設想。在該設想的指導下,他和助手于1970年11月在海南發現花粉敗育的野生稻(簡稱“野敗”),為培育不育係和“三係”配套打開了突破口。1972年,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和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牽頭,有13個省區市參加的水稻雄性不育和雜種優勢利用研究被列為全國農林重大科研協作項目,並先後育成了一批矮稈水稻的雄性不育係和保持係,並從國外引進品種中篩選到恢復係配成了強優組合。1973年,我國秈型雜交水稻實現了“三係”配套成功。1976年秈型雜交稻在全國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我國的秈型雜交水稻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培育成功的,是繼水稻育種史上高稈變矮稈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標誌著我國水稻育種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秈型雜交稻于1981年獲得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

    1986年袁隆平提出雜交水稻的育種從“三係”到“兩係”再到一係,即方法上由繁到簡、效率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1991年育成了我國第一個實用型光溫敏不育係培矮64S,1994年育成第一個“兩係”法強優勢雜交稻組合“培兩優特青”。1995年我國獨創的“兩係”法雜交稻技術配套成熟,開始應用於生産,宣告了兩係雜交水稻研究成功。1996年,我國超級稻研究計劃啟動,袁隆平又提出了以形態改良和雜種優勢相結合,培育“高冠層、矮穗層、中大穗、高度抗倒”的株葉形態的技術路線,並於2000年和2004年實現了超級雜交稻畝産700公斤的第一期育種目標和畝産800公斤的第二期育種目標。

    1980年和1981年,我國的雜交水稻技術先後轉讓給美國圓環種子公司和卡捷爾公司。這是我國第一個轉讓國外的農業專利技術。從此,雜交水稻技術走出了國門,開始向世界傳播。2007年有7個國家推廣雜交水稻面積超過3000萬畝,比當地良種增産20%—40%。

    從研究初期到現在,由於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以及廣大科技人員和推廣部門的不懈努力,雜交水稻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目前雜交水稻在我國累計推廣60多億畝,增産稻穀6000多億公斤,每年增産的糧食可多養活7000多萬人口。

    袁隆平因對雜交水稻的傑出貢獻于2001年獲我國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4年獲世界糧食獎和以色列“沃爾夫獎”等16項國內和國際大獎。

    這是1976年,袁隆平(右)與同事李必湖在觀察雜交水稻生長情況。新華社發

    這是2009年9月12日,袁隆平與參加“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對外合作部長級論壇”的部分代表合影。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