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新中國檔案:黨的十二大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提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1545人,候補代表145人,代表著全黨3900多萬黨員。

    大會執行主席鄧小平致開幕詞。他在開幕詞中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嶄新命題。他説,回顧黨的歷史,這次代表大會將是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的一次最重要的會議。他指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鄧小平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命題,是十二大的指導思想,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從此,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成為凝聚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旗幟。

    大會通過了胡耀邦代表中央委員會作的《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的報告,制定了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奮鬥綱領,確定了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和總目標。這個總任務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大會提出,從1981年到二十世紀末,我國經濟建設總的奮鬥目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工農業的年生産總值翻兩番,即由1980年的7100億元增加到2000年的2.8萬億元左右,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大會指出,為實現上述目標,在部署上,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礎,積蓄力量,創造條件;後10年要進入一個新的經濟振興時期。

    黨的十二大在提出經濟建設目標的同時,又明確地指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繼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來保證和支持。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是我們的根本目標和根本任務之一。在促進經濟建設全面高漲的同時,要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這些任務的提出,體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性要求,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表明黨對社會主義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大會通過了新的《中國共産黨章程》。新黨章繼承和發展了黨的七大、八大黨章的優點,對黨的性質和黨的指導思想,對現階段我國的主要矛盾和黨的總任務,對黨在國家生活中如何正確地發揮領導作用,都做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規定。

    大會選舉出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委員會,順利地實現了黨中央領導班子的新老交替。新黨章規定,黨中央不設主席,只設總書記。大會選出由172人組成的中央顧問委員會,作為中央領導層新老交替的過渡性機構,以發揮許多從第一線退下來的富有經驗的老同志對黨的事業的參謀作用。

    黨的十二大的召開和大會制定的新的奮鬥綱領,標誌著撥亂反正任務的基本結束和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開始。十二大以後,改革開放全面展開。黨的十二大剛剛結束,鄧小平就指出:“十二大同七大比,同七大起的作用一樣,七大是把革命引向勝利,十二大是把建設引向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