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9日至18日開啟年內第二次歐洲之行,從柏林、漢堡,再到莫斯科、羅馬、米蘭,歷時9天,總理出席了大約70場活動,見故交、促情誼、話合作、謀未來,議題廣泛,成果也非常豐碩,被中外媒體評價為一次名副其實的“秋實之旅”。這次訪問是中國政府今年對歐外交的一次重大行動,具體都收穫了哪些成果?李克強總理在各種會晤、磋商、簽約、演講中如何詮釋哪些關鍵詞?此次歐洲之行又展現了我國怎樣的外交形象?今天,我們邀請到兩位專家為大家做深入解讀,我來介紹一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主任、研究員隆國強,歡迎您。2014-10-20 10:00:24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主任、研究員 隆國強]謝謝。 2014-10-20 10:01:33
- [主持人]另一位嘉賓是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歡迎兩位。我們看一下這次總理出訪歐洲,可以説是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三月份訪歐和李克強總理六月訪問英國和希臘之後的一次出訪。網友對此也非常感興趣,為什麼今年好像對歐的高層出訪如此頻繁,如何看待這一年的中歐熱絡呢? 2014-10-20 10:06:30
- [隆國強]中國外交裏面歐盟一直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家感覺到今年為什麼這麼熱呢?主要是高訪頻繁,剛才你也説到我們每個季度都有主席和總理兩次的訪問,每個季度有一次。我覺得反映出第一就是雙邊關係非常重要,從政治關繫上來説兩邊都主張全球多極化,都是全球非常重要的力量。在經濟上來説,歐盟作為獨立的經濟體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對我們來説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非常重要的吸收外資的來源,也是很多我們非常重要的技術的來源,同時還是我們對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這些年來雙邊經濟貿易關係日益密切,所以中歐雙邊關係在快速發展。 2014-10-20 10:06:18
- [隆國強]中國外交裏面歐盟一直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家感覺到今年為什麼這麼熱呢?主要是高訪頻繁,剛才你也説到我們每個季度都有主席和總理兩次的訪問,每個季度有一次。我覺得反映出第一就是雙邊關係非常重要,從政治關繫上來説兩邊都主張全球多極化,都是全球非常重要的力量。在經濟上來説歐盟作為獨立的經濟體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對我們來説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非常重要的吸收外資的來源,也是很多我們非常重要的技術的來源,同時還是我們對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這些年來雙邊經濟貿易關係日益密切,所以中歐雙邊關係在快速發展。今年為什麼這麼頻繁的高訪,我覺得在高層訪問、政府元首外交上是一種潮流,現在領導人跑得更多了,他可以起到一般訪問不能起到的獨特的作用,在高層之中元首來講可以説是事半功倍,一次出訪可以取得非常豐碩的成果,所以一些大國的領導人現在出訪的頻率都比以前要提高,中國新一代領導人我覺得也是順應這種潮流,有更多的精力,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影響力越來越大,那麼我們領導人對重點地區像歐盟這樣的出訪也就越來越頻繁。2014-10-20 10:08:13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系教授 王義桅]我非常贊同隆主任的分析,歐洲一直是我們外交的重點,我曾經説過今年是中國外交的歐洲年,李總理也收穫了對歐外交這麼多年的果實。2013年伊拉克戰爭中歐形成了一個短期的“蜜月期”,那個時候多極化反對美國單邊對伊拉克動武,後來中歐關係一直處於比較動蕩的,從2004年超過意大利經濟總量,後來超過法國、德國,一年一個臺階,中歐更多是競爭關係。前些年發生意大利、西班牙燒中國鞋的等等對中國製造的東西進行抵制,單位經過歐債危機後中歐之間的力量對比形成鮮明的反差,原來低水平的競爭關係已經走過去了,全面深化改革以後歐洲人更多地想抓住中國發展的機遇了,心裏已經將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分量在這裡。這是力量轉變的結果,中日之間關係不好可能也是我們超過她的原因,這是客觀發展的趨勢。2014-10-20 10:10:38
- [王義桅]第二個大的背景就是歐債危機對歐洲的打擊,美國是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但是美歐的存量雖然很大,但是增量不組,他們搞TTIP的談判是帶動就業和經濟增長。亞太地區是歐洲經濟增量的貿易來源,尤其以中國為代表。所以歐洲在歐債危機後確實想抓住中國的機遇,這個機遇中有投資的機遇,剛才隆主任講中國對歐洲的投資已經達到歐洲對中國投資的一半以上,前幾年都是一個零頭,所以這是非常大的機遇。中歐之間抓住這樣的機遇去年16次領導人會晤後達成兩大市場、兩大力量、兩大文明的三個定位,今年習主席去歐盟總部訪問後中國發表了第二個對歐政策文件,所以中歐之間都把發展戰略進行對接,比如歐盟提出歐洲2020戰略,中國十二五規劃,現在制定十三五規劃,把目標鎖定在2020這麼一個前景規劃上。2014-10-20 10:12:12
- [王義桅]所以在16次領導人會晤後提出所謂中歐四大夥伴關係,一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夥伴;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夥伴;三是相互改革借鑒的夥伴;四是世界多樣性的文明夥伴。通過這種把中歐關係進行重新的定位,落實到具體的成員國上李總理去德國搞了一個中德之間政府行動綱要,上萬頁的頁碼,內容非常豐富,都把2020戰略規劃落實到具體的中國和歐盟成員國的雙邊關繫上,所以收穫了這麼多的果實和世界格局的變化,歐債危機後的格局變化和中歐領導人抓住了大勢,把中歐合作的成果進一步更高更快更強上延伸。所謂更高就是創新領域,産業鏈更高端;更快就是向投資的發展、中歐之間不僅是貿易商的發展;更強就是加強了合作領域的深度和廣度,這方面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14-10-20 10:13:16
- [主持人]我們再深入地為網友解讀如何看待中歐之間的關係和中歐的合作關係,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兩位專家,金融危機後應該説全世界都在改革,中國在佈局自己的改革,歐洲也在推進它的結構升級,那麼在這種背景之下,中國的這種改革佈局和歐洲本身的發展要如何對接?從這個角度我們如何從這兩方面的需求看待兩者的合作?2014-10-20 10:14:12
- [隆國強]金融危機後的中國有新的形勢,有新的挑戰也有新的機遇,各國都在推進自己的結構升級,尤其是歐洲,剛才義桅講到歐洲的2020戰略裏也講到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包容式的發展,和我們科學發展觀所秉承的理念其實是很接近的。也就是説中歐之間在發展的理念上,其實現在是有越來越多的共性,我覺得這就是人類文明共同的成果。那麼具體到每一個經濟體來説,無論是中國還是歐盟,改革的任務其實都很艱巨。對中國來説我們三中全會構造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今年是改革的元年,全面推進落實三中全會對改革藍圖的設想,在審改組的領導下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歐洲同樣要實現它的升級、轉型的發展,也需要在金融危機後,在金融領域、科技領域,勞動力市場各方面要做很多的結構性改革。2014-10-20 10:14:43
- [隆國強]我覺得中歐之間,首先它的對接點就是可以互相借鑒,怎麼推進改革,什麼樣的制度安排適合各自發展的階段,適合自己的國情,能夠實現自己發展的目標。所以經驗的借鑒是非常重要的,高層訪問當中所謂的“收穫之旅”其實中間很重要的內容就是相互的交流,交流各自的理念,其中包含了對改革的認識。其實上一次我記得克強總理去英國訪問的時候,其中一個成果就是中英要做一個中英改革發展論壇,那麼這個論壇的本身實際上就聚焦在改革和發展的內容上。可見雙方有共識,中歐之間在改革方面可以互相借鑒的內容是很多的。2014-10-20 10:16:40
- [隆國強]第二個我覺得很重要的節點就是中歐作為非常重要的貿易投資夥伴,現在正在談判中歐雙邊的投資協定,在中方我們三中全會已經明確,我們未來要對外國直接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這是我們對外資管理,實際上是涉外經濟體的重大改革,涉及到政府職能的轉變,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轉變,對整個國家的開放和國內的改革會産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本身是非常具體的節點,在談判中不僅對準入進行談判,對後續的管理體制都會産生億影響。除此之外中歐之間也在倡議要做中歐自貿區,現在在很多學術機構也在開展研究,中歐自貿區覆蓋的範圍比雙邊投資協定更寬廣,涉及到的經濟體制的範圍面也會大大擴展,所以對雙邊的體制都會有很大的影響。2014-10-20 10:17:59
- [隆國強]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節點,比如集團體,在20國集團上中國是重要的成員,歐盟也是,歐洲很多重要的經濟體也在其中,G20在金融危機後就全球金融改革、金融監管的改革等等也做了很多的探討。所以中歐相互之間在改革方面有很多可以互相溝通、借鑒,互相推動的內容。2014-10-20 10:19:26
- [王義桅]我也非常認同“改革夥伴”是中國和外部世界關系裏面唯一突出的,改革的夥伴,我們很少聽説中美或者中國和其他國家搞改革夥伴,以前説改革是中國的任務,我們不需要改革,我們是很好的。但歐債危機後對歐洲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心理上很大程度上都在説歐洲這個模式可能也需要改革,比如它的發展的不平衡,中東歐、南歐、北歐、西歐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平衡,所以歐債危機很多發生在南歐的國家,像意大利、希臘這樣的國家。儘管歐洲經濟發展不平衡,給中國和歐洲的經濟合作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在我們搞中東歐的合作機制也就是16+1後李總理專門去意大利就在挖掘中國和南歐,包括6月份去希臘,這是發展不平衡的問題。2014-10-20 10:20:19
- [王義桅]還有就是結構改革,歐洲很多經濟的發展,包括改革,隆主任講的勞動力市場非常剛性,社會福利保障、産業結構都需要調整,所以現在提出所謂“再工業化”,就是李總理去德國,德國人提到一個工業4.0版本,對中國新的四化,新的城鎮化、農業化、工業化、信息化怎麼去對接,這個我覺得第一從理念上他們已經意識到需要改革了,中國人一直意識到我們要改革,行動上怎麼把改革的方案和策略進行對接,中歐關係才能奏出這麼強勁的樂章,這是很重要的改革的引領。2014-10-20 10:21:04
- [王義桅]另外一個改革,不僅是內部改革,對外部也要有改革的共識,比如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國際很多體系,也需要不斷地改革和完善才能可持續發展,這一點中歐之間很大的合作。你説德國為什麼在中國和歐盟關系裏是很大的亮點除了貿易總量和技術發展很快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中國和德國都是最大的出口和外匯儲備大國,所以對國際貨幣市場有一個共同的訴求,所以他們需要改革,這個我覺得是中歐之間合作今年非常重要的點,抓住各自改革的機遇,借鑒對方無論是經驗還是力量,完成自身的改革,推動世界秩序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2014-10-20 10:22:20
- [主持人]網友還在這樣講中歐今年這麼熱絡,是不是到了一個關鍵期,是不是雙方都必須要抓住某一個機遇,想請兩位專家給分析分析。 2014-10-20 10:23:52
- [隆國強]我們總是講某個時候是關鍵期,可是回過頭來看不斷地都有關鍵期,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機遇。我覺得中歐現在確實面臨很多新的機遇,剛才義桅也講了,一個重要的背景就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後,歐洲出現了主權債務危機,所以對歐洲衝擊非常大,所以歐洲要推進改革,推進結構升級。對中國來説,我們現在處在國內三期疊加,是增長速度的換擋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和結構調整的陣痛期。那麼在這背後實際上是我們經過三年的發展以後中國的比較優勢也進行了轉換,原來依靠低成本的勞動力在全球開展競爭,這個優勢在很快地削弱,我們怎麼能夠贏得參與國際競爭的優勢,重要的就是要創新,通過改革支撐創新。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就會發現中歐雙方就會有很多共同點,剛才大家講得更多的是改革,改革大家都有共性。2014-10-20 10:24:12
- [隆國強]那麼在創新發展大家也有很多的共通點,歐洲要走出危機要創新,技術要升級,要有戰略性新興産業,就是德國的所謂的工業4.0的版本,其他的像法國也在搞再工業化戰略等等,都有一系列的升級創新的戰略推動。中國更是如此,我們這些年一直講建設創新型國家,到了眼前看來更到了關鍵期。所以在創新方面我們需要加強合作,相互之間確實有很多的比如在人力資源方面各有優勢,在技術領域總體來説歐洲是領先的,我們需要去學習、借鑒的東西更多一點,但中國也有自己獨特的技術優勢。同時中國還有一個非常重大的優勢就是我們本土的大市場,技術創新的成果要找到市場才能實現它的産業化。所以相互之間在比較優勢、差異導向的互補性方面使得雙方開展創新合作的空間也是非常大的。2014-10-20 10:25:56
- [隆國強]所以這次總理去訪問,在很多的領域裏面都在推進合作,其中可能最突出的就是在創新領域,雙方都有非常強烈的合作的願望,這就是我們在當前面臨的非常重要的合作機遇。2014-10-20 10:26:52
- [王義桅]隆主任講得非常好,如果我再補充一下也是三個方面。一是各自的像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歐洲所謂的“後危機時代”又提出了很多這樣振興歐洲經濟、結構性改革的舉措。在這裡面確實找到了很多的機遇,歐洲找到的機遇比如人民幣國際化,6月份李總理去英國的時候談到人民幣離岸市場,去德國、歐洲都談到人民幣呼喚,人民幣境外交易等等這些方面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現在中國的投資,中國人民幣的國際化帶來了很多的機遇,中國其他方面的改革比如醫療體制改革,新的城鎮化,各個方面的改革歐洲的模式、歐洲的一些理念跟我們是很類似的。所以我們經常講中國夢和歐洲夢確實是相通的。這是從內部市場來講。 2014-10-20 10:28:15
- [王義桅]現在海上作為全球化的載體的作用在下降,風險越來越大,成本不低,比如重慶到路易斯堡鐵路14天就夠了,海上可能要走35天,因為路上的交通越來越先進,高速公路、電網等等互聯互通把歐亞大陸重新聯在一起,使它重新回到了人類文明中心的地位。歐洲人抓住了這樣的機遇,中國全面改革開放,尤其向西開放,這是中歐的大機遇。這是包容性的開放,以前的開放海洋國家獲益更多,現在更重視內陸地區,默克爾總統來中國訪問的時候象徵性地去成都吃了宮爆雞丁,更多地向內地延伸。內地要延伸通過中亞延伸到歐洲像烏魯木齊到上海的距離差不多,沒有必要在海上繞一圈到歐洲。2014-10-20 10:29:35
- [王義桅]第三個機遇就是第三方市場的合作,比如拉丁美洲、非洲這樣一些,以前歐洲人指責我們搞新殖民主義,我們又反駁。現在中國走向世界,尤其走向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就像剛才隆主任講的新的比較優勢從産業鏈低端中端甚至向高端邁進,非洲、拉丁美洲這樣的市場對我們越來越重要,是新的出口的重要來源。但是不和歐洲人合作老指責你搞新殖民主義也不行,我們缺少走出去的經驗,歐洲人治理過這個世界,對當地的文化、習俗比我們更了解,所以中歐之間能否在非洲、拉丁美洲的市場開發上進行合作,這是非常大的轉換。中國把市場建好歐洲的投資和技術是完全可以産生共贏的,這是中歐之間追求互利共贏的很好的渠道。2014-10-20 10:32:42
- [主持人]那我們講創新,網友在問以前提創新聽到的特別多的是自主創新,現在逐漸聽到的更多的是創新合作、合作創新這樣的提法,那怎麼樣去理解?怎麼樣去看待所提到的創新,在與國內經濟發展與大國合作釋放出的信號?2014-10-20 10:36:12
- [隆國強]我們倆其實都講到隨著我們比較優勢的轉換,中國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所以中央就提出我們必須通過創新,通過建設創新型的國家才能實現我們整個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我們結構的升級。所以對中國來説首先一點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在創新里面我記得中央文件其實把它分成不同的創新方式,比如原始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等等。當然同時也提出了自主創新,自主創新這個詞提出來之後,確實我覺得國內國外引起了很多的誤解,很多比如在華跨國公司説你搞自主創新跟我有什麼關係?是不是就是你們自己創新我們就被排除在外了?實際上不是的,我們強調自主創新是推動本土企業,這本土企業包括外商在我們這裡投資的企業,這些企業更多地注重創新。因為早期你知道,我們在引進來的過程中很多跨國公司在這裡只是把中國作為一個加工基地,低成本的加工基地,本身不重視在中國的創新活動,他不搞研發,國內的企業也是簡單地到國外去買新的技術、新的産品來模倣,也不注重創新。2014-10-20 10:37:44
- [隆國強]所以這種方式就無論是外國直接投資的企業還是本土中國的企業,在一段時間裏創新都被拋在腦後,這是不適應我們發展方式轉變需要的。所以講自主創新就是我們既希望真正的中國本土企業,同時也希望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企業,都在中國開展創新活動,我理解所謂“自主創新”就是在中國搞創新。那麼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搞創新,你叫自主創新其實就是叫在華的企業來搞創新它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創新,所以自主創新從一開始來説就不是排外的,也不是封閉的,它是在開放的環境下搞創新。你搞原始創新首先科技界的交流非常重要,你很難想象一個國家對外沒有交流,能搞出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來,這是不可能的。2014-10-20 10:38:32
- [隆國強]對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説,開放創新的意義尤其重要,因為有很多我們是要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才能彎道超車,站在巨人肩上創新,你分開來搞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強調自主創新的同時必須強調和國際社會在創新方面的合作、交流。所以這次總理到了歐洲去,當然他更多講的是創新的合作。另外,我剛才講了半天講的全是科技創新,創新的範疇本身是遠遠超越科技的,比如制度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等,剛才我們講了半天的改革實際上就是講制度的創新。中歐之間在改革方面、自主創新方面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鑒、相互推動的內容。總理到了歐洲去講合作創新、講開放創新,我覺得恰恰就反映了中歐雙邊在廣義的創新中,制度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等各種創新上都有巨大的合作空間。2014-10-20 10:39:11
- [王義桅]李總理去講了一句話對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説中國的改革是人類最大的創新。怎麼樣來解決中國這麼多人的從溫飽問題到全面奔向小康的問題,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面對的挑戰這麼大,不通過新的制度和新的體制不可能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改革就是中國最大的創新,創新也是對人類最大的貢獻。這次訪問很大程度上把這個理念傳遞出去,中國在進行發展結構的轉型,産能結構的調整,這給其他國家帶來新的機遇,所以他們也想抓住這樣的機遇,像德國搞合作創新的夥伴,這個信息傳遞得很重要。2014-10-20 10:39:59
- [王義桅]李總理在俄羅斯講開放式創新,德國講創新合作夥伴,意大利講青年創意周,強調的點不一樣,意大利是青年,俄羅斯有一個開放創新的論壇,德國講創新夥伴關係,就是企業之間的對接,德國人理解的創新可能也比我們甚至還廣泛,除了科技創新之外還有制度的,甚至還有文化教育各個方面的,要産生這麼創造性的一個發明,創新地解決人類面對的問題,觀念上、文化教育上不系統培養拍腦袋是拍不出來的。意大利特別強調創意、設計,意大利人非常浪漫,創意産業非常發達,尤其對年輕人,側重點不一樣,但都圍繞一個主題就是創新。2014-10-20 10:40:04
- [王義桅]創新不僅是中國改革的方向和鮮明的信息,實際上也是歐洲和世界的主題詞,原來的發展模式已經走不出發展的前景。所以,歐洲人在2020戰略裏提出智慧增長、可持續增長、包容性增長,就是創新的方式。創新對中歐來講不僅是各自解決國內面臨的發展瓶頸和困難,同時也是解決人類面臨的很多難題。比如現在氣候變化、能源,人類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必須通過合作的方式來解決,不能一家來解決,美國或其他任何大國都不可能單獨解決。通過合作,為什麼歐洲抓住和中國的合作呢?中國在創新領域發展很快,RND(研發的投入)已經達到2%,超過歐洲一些大國了,可能過不了多少年就可能直追美國,因為中國發展的速度很快,中興、華為在世界專利申請數量增量上分別排名世界第二、第三,增量很大,而且中國私有企業,還不包括國有大型企業,創新帶來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但歐洲有一些像德國的高新技術,總體上很先進,但是缺少市場,只有和中國合作才能把專利成果變成市場,市場制定規則才能影響整個世界的發展。2014-10-20 10:40:37
- [王義桅]比如電動汽車,這次李總理去很大程度上談這個,默克爾總理到中國訪問也是推廣電動汽車,這個技術很成熟了,但是缺少市場,只有中德合作發揮兩大市場、兩大力量、兩種文明的魅力才能把這個新的理念推廣到這個世界去,不僅讓中歐獲益,讓世界因為中歐的合作獲益,這是人類擔當的角色,不僅解決各自內部的困難和挑戰,為整個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出中歐之間作為兩大傳統文明的智慧和兩大市場、兩大力量的貢獻,這是這次比較鮮明的主題。2014-10-20 10:42:11
- [主持人]現在世界越來越關注中國,除了中國現在經濟發展確實舉世矚目,而且中國解決的這些問題讓世界逐漸認識到中國智慧,所以也期待總理在會議上所提供的“中國方案”。那我們再來看歐亞這兩塊大陸,在歷史上看歐亞大陸是通過絲綢之路聯絡在一起的,現在總理的出訪我們也能夠看到歐亞緊密的相連,那麼歐洲提出來的互聯互通計劃和中國提出來的“一帶一路”的計劃怎麼對接?歐亞大陸新歷史時期的密切如何具體地體現出來?2014-10-20 10:42:38
- [隆國強]其實剛才義桅已經講到了這個話題。在歷史上,歐洲和東亞中國就是歐亞大陸這兩個文明中心,在這兩個文明之間因為自然條件的限制,沙漠、戈壁、高山、崇山峻嶺,所以交通是相對來説比較艱苦的,通過相互之間的絲綢之路來聯絡這兩個中心。應該説絲綢之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這兩個文明之間溝通的主要渠道,但是因為它自然條件的限制其實規模我覺得還是有限的。2014-10-20 10:43:29
- [隆國強]那麼隨著航海術的發明和不斷降低成本,兩者之間通過海洋的聯絡逐漸地變成了主要的聯絡方式,而且使得中歐之間的聯絡大大密切了,之所以相互成為非常重要的貿易投資夥伴和我們今天看到的信息的溝通、交通方式的改進、成本的降低有著密切的關係,才能把相互之間各自的優勢通過合作、通過貿易、投資充分地發揮出來。在歐洲現在提出了互聯互通,更加重視內部的聯通和對亞洲的發展,這個背景我很贊成剛才義桅講的,一個是他自己在金融危機以後要尋找出路,二是東亞,特別是中國一枝獨秀的發展前景他要抓住這個機遇。 2014-10-20 10:44:03
- [隆國強]對中國來説,習總書記去年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經濟規模的迅速壯大後,我們需要和國際社會進一步深化各方面的合作,來創造一個互利共贏的外部環境。所以要實現“一帶一路”總書記講了“五通”:基礎設施要通,路通了,基礎設施通了商品要通,實際上就是貿易,就是跨境貿易,你要想跨境貿易順暢地通就要有金融的支持,貨幣要通,還有就是政策要通,政府就要發揮很大的作用。特別有高度的就是文明要通,就是人文的合作,所以總書記講的“一帶一路”雖然是經濟帶,但是內涵是非常豐富的,背後體現的是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希望通過在經濟、貿易、投資、基礎設施以及人文多個層面的合作和溝通,來讓國際社會更好地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同時也是讓中國自己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這是真正互利共贏的安排。2014-10-20 10:44:39
- [隆國強]所以這兩大計劃歐洲的互聯互通和中國的“一帶一路”,我覺得恰逢其時,是有很大的對接空間的。克強總理去在亞歐首腦會議演講時專門講了一個東西,就是講中歐進一步增進互聯互通,加大貿易投資的便利化,促進雙方的合作,第三個層面他又講到人文合作。所以應該是真正體現了總書記所説的“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是在多個層面上深化和歐洲的合作。 當然,“一帶一路”合作的對像是非常廣泛的,是不限于歐洲的,但毫無疑問,在“一帶一路”的合作對象裏歐洲是有著獨特的地位的。2014-10-20 10:45:02
- [王義桅]終點站無論是陸上還是海上都是連接到歐洲去的,把兩大市場、兩大力量、兩大文明聯接在一起。有兩個背景,“一帶一路”和歐洲的互聯互通計劃怎麼對接?一個是在新的全球化時代裏面樹立各自的比較優勢,中國以前的比較優勢是勞動力便宜等等,我覺得中國的比較優勢現在更集中在所謂的基礎設施方面,把人力、物力、財力都有比較優勢的,以高鐵為代表,其他國家人力、財力、物力同時具備比較優勢的還不多見。國內産能過剩的問題必須走出去。當然我們的走出去都有後發優勢,因為是後面發展起來的所以都是最先進的,這是客觀規律造成的,中國的基礎設施很多方面是最先進的,各方面都是最新的。歐洲我們説“先發劣勢”,工業化最早,但反過來講一些基礎設施落實了,需要改造,改造又缺少資金,歐債危機後也缺少中國這樣的成熟技術和經驗,比如中國在建核電站是最多的,這方面中國有非常大的優勢。高鐵高速公路更不用説了,實際上互聯互通不僅是道路上的通。2014-10-20 10:45:13
- [王義桅]比如剛才講天然氣管道,這次中俄合作裏面上遊下游都是中國來建設,中國搞基礎建設絕對是世界上最有水平、有最成熟的經驗。國家電網在歐洲的投資現在已經非常大了,而且國家電網制定的標準是世界性的標準。還有其他的像互聯網等各種各樣的網,能源管道、交通管道各種各樣都聯在一起,這就使得歐亞大市場在初步形成。2014-10-20 10:46:52
- [王義桅]而歐洲大家知道,歐洲一體化、地區一體化最先發展,也是發展最快、最成熟的,歐洲一體化從四大流通開始,勞動力、資本、人員都要流通起來,最後貨幣。但是歐洲一體化畢竟是發生在歐洲大陸、歐洲這塊地方,在金融危機以後有一個説法,他看中國的世界地圖一看歐洲再不好好奮起直追的話會成為將來歐亞大陸無足輕重的半島,整個一看歐洲大陸還是小了,所以儘管實現了所謂的四大通,畢竟這個市場才小,歐盟5億人口,中國一家14億人口,中國網民數量都比他的人口數量要多。2014-10-20 10:47:38
- [王義桅]他現在發現了中國的機遇,在新的全球化分工裏面也在和美國在談所謂的跨大西洋的貿易投資協定,TTIP,美國也在亞太地區搞所謂的TTP,原來WTO這套戰後的貿易投資安排感覺越來越推不動,所以要搞新的全球化,更高標準的全球化,但實際上TTIP談判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最終能不能談成也是問號。所以歐洲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盯著美國,一方面盯著亞洲,包括中國和印度等其他國家。所以他願意把他的互聯互通和一路一帶對接,把歐亞大市場建立起來,這是兩大背景使得中歐之間合作超越雙邊,是整個歐亞大陸在進行的。2014-10-20 10:48:15
- [主持人]克強總理到訪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並且發表演講,這也是中國高層領導第一次到糧農總部,我們怎麼來看待這個行程呢? 2014-10-20 10:49:31
- [隆國強]雖然我們的領導人第一次到糧農總部去,但其實中國政府一直非常重視和世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合作,因為糧農組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能其實就是在全球的糧食安全方面,為了保證全球的糧食安全,這是人類共同面臨的任務。具體來説就是加強國際之間的信息交流,加強技術的培訓,政策的諮詢,特別是對欠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農業領域技能的提高,能力建設都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大國,也是一個農業大國。我們一直強調要用自己的農業發展來保障我們自己的糧食安全,所以總書記一直在講説我們要飯碗端在自己的手裏。2014-10-20 10:50:01
- [隆國強]十幾年前有一位學者寫了一個文章叫《誰來養活中國》,全世界很擔心隨著中國耕地的減少工業化會佔一部分耕地,會不會給全世界糧食安全帶來威脅?從中國政府來説我們一直是在推進我們糧食安全主要靠自己來解決的。但是要解決中國的糧食安全主要靠什麼?主要靠科技進步,靠我們勞動生産效率的提高,靠土地單産的提高。那麼在這種考慮之下,我們和國際社會在農業領域的交流是非常廣泛的,在這裡面糧農組織也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糧農組織支持中國做了很多農業領域的探索,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2014-10-20 10:51:40
- [隆國強]這次克強總理去糧農組織演講,我覺得首先是再次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的糧食安全是主要靠我們自己來解決,這其實就是增強全球對中國自己能夠保障糧食安全的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信心。除此之外,我覺得也表現出了中國對全球糧食合作,在農業領域,在糧農合作領域的重視,同時也給出了非常明確的信息,就是説通過在農業領域的合作,來推進全球扶貧的合作,來讓全球的貧困人口能夠通過經濟的發展來解決,糧農組織在這裡面能夠發揮它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總理這次的訪問也是對糧農組織繼續發揮作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持,更廣而言之就是這背後體現了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裏面堅定不移地支持聯合國發揮基礎作用的政策取向。所以總理這次去糧農組織訪問並且發表演講,其實給出來的信息是非常豐富的。2014-10-20 10:52:27
- [王義桅]我覺得有三個吧。一是結合今年3月份習主席去巴黎訪問時也去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演講,所以現在中國領導人每次出去訪問如果在聯合國機構或組織去演講本身就是對於戰後國際體系,以聯合國為核心的一個重要支持,明年是聯合國成立70週年,我們現在也要搞一系列的慶祝活動,這是非常重要的。2014-10-20 10:53:37
- [王義桅]第二中國模式也好,或者也是重要的宣介,李總理講話中講到他年輕的時候也挨過餓,吃飽了很容易忘記,但是挨餓是印象很深的。給世界很深的印象,中國短短30年的時間裏解決了溫飽問題,他年輕的時候挨過餓,這個給人印象非常深刻。奧巴馬説中國搭便車,中國對世界重要的貢獻剛才講減貧,70%以上的貢獻都是中國人做出來的,中國人不是搭便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減貧事業上是做出了最重要的貢獻之一。這是很好的宣傳渠道。2014-10-20 10:54:19
- [王義桅]第三是中國的擔當,中國自己吃飽了解決了中國自己的問題還要解決世界更多的問題,因為還有很多非洲國家還在挨餓,他們可能還吃不飽肚子,李總理心裏裝的不光是中國人民,也裝了世界人民的需要,顯示出中國發展以後不僅解決自己的問題,解決世界的問題,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表現,這點也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4-10-20 10:55:04
- [主持人]網友很關注這次總理出訪對中國外交在國際上的形象也很感興趣,包括克強總理個人的外交風格網友也在頻頻討論,比如和默克爾總理逛超市,向梅德韋傑夫總理贈送足球,一些細節,包括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遛彎都是網友們津津樂道的內容,甚至有評價説是一次“魅力外交”,那我們怎麼來看待現在中國外交在國際上的形象?怎麼看待總理個人的外交風格呢?2014-10-20 10:55:54
- [隆國強]其實,領導人個人的風格,我覺得首先是體現了中國領導人更加自信了,有自信才會體現個人的風格,才不會那麼拘謹,每個領導人有每個領導人的特色,現在各國的領導人都儘量地通過體現一些自己的風格,能夠讓對方感覺更加親切,溝通得更加順暢。我覺得非常重要的就是他們雖然都是開展國事訪問,但是國家之間的安排不僅僅是兩國基本利益在尋求共同點,同時領導人之間的交朋友也非常重要。領導人之間個人的友誼、相互的理解,對發展兩國的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看我們習總書記去美國訪問、去歐洲訪問也是展現了很多個人的風采;李總理去也是展現了很多個人的風采。所以我覺得新一代的中國領導人出去,確實體現的是一個崛起的大國領導人的自信和通過個人風采的展現來進一步增進和重要國家領導人的私人友誼,進而推進國家之間的合作。2014-10-20 10:56:01
- [王義桅]我也是覺得個人的魅力、領袖的魅力跟國家的魅力是聯絡在一起的。這麼多年最近中國領導人出去訪問確實感覺留下非常深刻的兩點印象:一是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文化中國。習主席到巴黎引用了大量的中國古典詩詞,李總理到意大利訪問也多次説荀子説什麼的。二是中國是改革開放的新中國,這個形象就是説領導人非常開放,非常自信,非常大度、非常專業。具體到李總理來説我覺得他是更加務實,他談的很多問題都是解決國計民生的,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還有民生關係到老百姓喜聞樂見、細緻入微的關懷。2014-10-20 10:56:42
- [王義桅]剛才我講文化上,中國人非常重視禮儀,比如梅德韋傑夫送足球,我們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跟默克爾的互動更多,總理是關心老百姓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是體現在出訪一言一行的過程中的。同時説的一個自信就是對中國能夠保持中高速增長,我覺得展示了一個非常自信的信號。所謂的“新常態”很多人説是經濟降速的標誌,他在各個場合都展示了中國有能力、有方法、有信心,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可持續,並且繼續為國際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這個我覺得他作為一個總理來講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非常熟悉、非常自信,給人留下的印象也非常深刻。2014-10-20 10:57:33
- [主持人]網友還特別感興趣中歐合作亮點這麼多,和老百姓直接相關的會體現在哪兒? 2014-10-20 10:57:53
- [隆國強]太多了。因為你想歐洲是有著很悠久傳統的文明體,又是發達經濟體,所以我們深化和歐洲的合作會給普通老百姓帶來很多很多的好處。比如説旅遊,我們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老百姓到國際上去旅遊,歐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地,通過領導人的訪問,一方面通過官方的很多活動推進雙方在文化、經濟合作各個層面的理解和交流。具體的比如説簽證問題,上次我記得去英國的時候專門講了赴英的簽證問題,其實去歐洲大陸本身申根也是一樣的。2014-10-20 10:58:45
- [王義桅]德國也談到了,意大利也談到了簽證便利化。 2014-10-20 11:00:31
- [隆國強]對,簽證更加便利,老百姓可以隨團去,自駕遊等等,到那裏去體驗歐洲的傳統、歐洲的文明、歐洲的建築、城市風光,也可以到歐洲去購物等等。第二個我覺得比如説通過雙邊貿易投資的合作,讓老百姓能夠在商品的消費方面以更少、更低的成本得到更多的選擇,也可以在中國的國內市場上更加容易、更加低成本地買到源自於歐洲的産品,歐洲技術生産的産品,從而改進我們老百姓生活的福利。在文化層面上就更多了,這種人文合作可以坐在你所在的城市裏面就可以看歐洲來到這裡的各種各樣的演出,讓你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各種文學作品、藝術作品包括攝影等交流更多了。2014-10-20 11:01:05
- [隆國強]其實還有一點和老百姓密切相關的就是開拓老百姓就業的機會,歐洲企業到中國來投資會創造一些新的就業機會,特別是一些收入更高、更加體面的就業機會,對我們現在面臨這麼多大學生就業的壓力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另一方面,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走出去到歐洲去投資,你到歐洲可以看到很多中國僱員,這些企業一方面在努力推進本土化,雇了很多當地僱員,但與此同時你會看到在歐洲就業的中國人越來越多。比如我們華為公司在那裏投資每個國家都有辦事處、研發中心,所以從管理人員、研發人員、銷售人員都有,甚至我們自己的老百姓到歐洲去創業,特別是你到意大利、南歐會看到很多華人華僑在那裏自己創業。所以深化中國和歐洲的合作,看上去是總理在那裏天天在電視裏面,但是真正受益的最終還是咱們的老百姓。2014-10-20 11:02:25
- [王義桅]隆主任講得非常好,我再補充一點的話就是除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外還有長期收益,國家好了人們才會好。歐盟最近十多年來都是我們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第一大我們的技術來源地,轉讓的技術像意大利、德國,對中國轉移了大量的技術,在高技術合作方面他轉移的技術相當於美國、日本轉讓的技術加起來都要多,對中國實實在在的好處,還有人文的交流等等。還有新的亮點我們在談一個中歐自貿區的談判,也會搞可行性研究,如果建立了中歐的自貿區中國人會享受到比以前更便宜的歐洲的産品,等等,是實實在在的獲益。還有投資移民,不光是旅遊,到歐洲投資人家也會越來越歡迎,歐洲一直是中國人出遊的首選,是最吸引中國人海外旅遊的熱點。還有到歐洲留學,年輕一代很早到歐洲去學習、生活,體會古老文明對我們思想的啟迪,這有利於中歐之間的合作,並將也會越來越多地轉化為老百姓的實惠。2014-10-20 11:03:14
- [主持人]李克強總理的這次出訪是結束了,在李克強總理回國的18日,人們就看到了出訪的效果,歐盟就宣佈撤銷對華通訊設備反補貼調查案,中歐之間還取得了廣泛的共識,這無疑是總理此行的重要成果之一。那聯絡去年訪歐,成功解決光伏案的過程,怎麼看待這一齣訪的效果呢?2014-10-20 11:06:01
- [隆國強]中歐互為最大的貿易夥伴,彼此之間有一些貿易摩擦這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要一葉蔽目影響到大局。這麼大規模的雙邊貿易關係,有一些貿易摩擦非常正常。無論是2012年開始的對我們光伏的雙反調查,還有對我們通訊設備反補貼的調查等等,我覺得有這樣一些貿易摩擦首先是很正常的,要用平凡心來看待。另外,在應對的過程中,我們的企業、我們的商會,當然還有政府的相關部門,是做了大量工作的。在這個過程中,怎麼能夠盡可能在具體的案例上,因為光伏當時是中歐之間金額最大的雙反調查,這兩個案子同時都涉及到的應該説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産品,是中國出口結構升級非常重要的兩類産品,中國政府也高度重視。 2014-10-20 11:06:26
- [隆國強]除了商會、企業的努力,除了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以外,我覺得高層的訪問,一方面你看克強總理去一方面他説他是推銷員,其實這是很多國家領導人的慣例,當年日本首相出去送人家的收音機啊什麼的,從升級的過程中也是如此,克強總理去了很厲害推薦的是高鐵。2014-10-20 11:07:17
- [王義桅]對,還送了魯班鎖。 2014-10-20 11:08:13
- [隆國強]對,通過高訪推進我們産品去開拓市場。另外對於出現的像這樣的貿易摩擦,能夠通過高訪、通過更多地達成政治上的共識來推動貿易摩擦的解決也是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的。所以我們會看到,無論是去年光伏最後達成的妥協,還是這次總理回來後對我們通訊設備反補貼調查的終止,應該説都是這兩次高訪的重要成果之一。但是我覺得比起我們前面討論那麼多,這只是成果中非常非常小的一個成果。前面我們討論的那些成果比這不知道要大多少。 2014-10-20 11:08:23
- [王義桅]但是這個雙反確實關係到老百姓的就業,像那麼多的光伏如果當時沒有達成協定的話,那很多出口受阻,那就要關閉,將會影響到一些地方的就業,還有當地地方的財政收入,大量的銀行貸款收不回來,量特別巨大,所以光伏案確實是雙反的典型,反傾銷、反補貼,現在還加了三反,反壟斷,這次也談到了這樣的一些問題。因為長期以來歐盟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所以導致了大量的雙反,隨著2016年中國加入WTO15年過度期過後歐洲相應承認中國市場經濟的地位,長期以來為了爭取市場經濟地位,成為中歐之間鬥爭重要的主題,現在有所淡化,剛才講一個是2016年逐步到來,另外中國現在搞了投資協定的談判了,而且將來可能會達成自貿區這樣,那就徹底解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2014-10-20 11:09:30
- [王義桅]光伏案這個案件解決以後中歐關係才開始越來越熱絡,包括峰會的推遲是很重要的。在光伏案解決的過程中李總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對於我們這個牌,對我們中國手上有什麼牌,可以反制歐洲對我們反傾銷的調查非常有底氣。比如我們對一些歐洲國家,甚至制約貿易委員本人在意大利都有酒莊等等,中國反制的手段非常準,一下就打到他的要害,像李總理親自打電話給巴羅佐,上次去歐洲一下飛機馬上給巴羅佐打電話,動之以理、曉之以厲害,當然還有德國一些企業等等,這樣就把光伏案成功解決,這也是不打不相熟,也從那之後中歐之間的合作也越來越好,這跟我們這個案件的解決是很有關係的。在這麼多年的外交鬥爭裏面光伏還是非常成功的案例。2014-10-20 11:10:25
-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兩位專家的解讀,也非常感謝我們網友對李克強總理十月系列訪談的關注,再見。2014-10-20 11: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