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政府重視氣候變化問題 氣候變化也是發展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06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07年2月6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國氣象局局長、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秦大河介紹中國的氣象狀況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最新進展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秦大河]下面是全球陸地和全球海洋的平均溫度的圖。對於未來,我們做了預估,和第三次評估報告相比這次的第四次評估報告使用模式更多,模式運轉的時間更長,而且發展中國家的模式也被列入,比如中國的模式也加入其中。我們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地表的平均增溫1.1到6.4℃,相應海平面相應上升0.18-0.59米,這是基於不同的經濟社會等情景下發生的。

    我們工作組的科學家認為最好的一個圖,不同的排放氣候社會經濟情景,未來氣候變化的預估,目前變暖和區域尺度的預估能力可靠,這些方面比第三次評估報告更加可靠一些。這張圖左邊給出了溫度,中間這幅是2020到2029年,右邊是2090到2099年,根據海洋大氣模式地表預估結果,在IPCC和WMO的網頁上都可以查到這組圖,而且我們對未來的降水裏,紅顏色代表乾旱,藍顏色代表降水量增加,中低緯地區區域乾旱,而中高緯地區降水量增加,這是預估。現在的模式錶明,在1.9到4.6度的全球平均增暖,如果持續千年,會導致北半球格陵蘭冰蓋部分消失和完全消失,造成的最大幅度7米海平面的上升。

    中國參與IPCC的情況,我很榮幸被遴選成為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科學家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科學家代表,參加第四次評估報告的人數有了增加。第一次評估報告在八十年代只有九位中國專家參加,現在有二十八位中國專家參加。中國氣象局是中國在IPCC活動當中的授權牽頭單位,組織中國科學家參加編審和評審,承擔辦公室任務。我們也是國家氣候委員會的挂靠單位,通過這個單位協調全國的科技力量做這方面的工作,而且我們組織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一些決策的科學依據等等,我們還舉辦了一系列的國際學術會議、國內學術會議,來支持和協調氣候變化科學問題。 

    中國氣象局是世界氣象組織的一個組成單位,也是全球地球觀測組織的組成單位。我本人是世界氣象組織的中國常任代表,我左邊這位鄭國光同志是全球地球觀測組織的四位聯合主席之一。我們與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合作關係。我們積極開展科研工作,還有專門的經費,牽頭開展了一些國際項目等等。我們也把氣候變化的工作納入了國家和部門的發展戰略規劃,比如説去年元月份,國務院3號文件是《國務院關於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3號),國家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綱要,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和氣象事業發展的“十一五”規劃等等裏面都將氣候變化納入戰略和計劃當中。 

    為了推進三個文件的落實,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的一個最大的實體單位,對自身的業務進行了改革。這個比較複雜,也比較專業。簡單説,我們叫做“多軌道、集約化、研究型、開放式”,把天氣氣候、氣候變化和國家經濟社會和為人民、國家減輕自然災害聯絡在一起,既為中國人民服務,也為世界氣象組織,進而為世界人民服務。我們現在有一系列的觀測資料,這是進行氣候變化非常重要的科學依據。 

    中國政府非常重視氣候變化問題,胡錦濤主席談到氣候變化不僅僅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而氣候變化過去是科學問題,現在是現實問題,比如説預警、避險、應急保險等等,都跟氣候變化工作有關係。中國氣象局作為一個科技型、基礎型、社會公益性單位,要落實社會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推動國際合作,為國家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對策,我們主要提供科學和技術支撐,從而為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對全人類社會的影響,對國家安全保障作出更大的貢獻。我希望我的介紹不至於太專業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