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總理報告:糧價穩百價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05 13:18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字體: 打印本頁

李克強總理在3月5日的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加大農業生産,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表述,迎來兩會代表的一片掌聲。

屈指算來,中國已經實現了糧食十連增,2013年全國糧食總産量60193.5萬噸(12038.7億斤),比2012年增加1235.6萬噸(247.1億斤),增長2.1%,已經超過原先《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提出的目標。該規劃提出,2020年糧食産量達到10800億斤。

不過201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不再是宏觀調控,而且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為什麼在糧食産量年年增産的情況下,更加重視糧食生産,主要的原因是,糧食等食品價格對於整個物價,能起到一劍定乾坤的作用。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目前食品價格佔到整個居民消費價格(CPI)的權重佔33%左右,其中糧食佔2.8%,豬肉佔3.48%,蛋類佔0.7%。

在2013年CPI的8大類中,食品價格漲幅最大,達到4.7%,帶動物價漲幅在1.5個百分點左右,是2013年全年物價漲幅2.6%最大的因素。

因此穩定糧食為主的農産品價格,對於整個居民消費價格的穩定至關重要。

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控制目標在3.5%左右,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7.5%左右,與去年一樣。而2013年在糧食實現十連增的情況下,實現了物價2.6%的漲幅,大大低於3.5%的目標水平。

根據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的判斷,2014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為112600千公頃左右,比2上年增加975萬畝左右。如果不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在天氣中等或中等偏差的情況下,預計會比2013年增産180億斤左右,我國有可能實現2004年以來的連續第十一年糧食增産。

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於今年的糧食等農産品的生産給予了較多的筆墨。

李克強指出,農業是擴內需調結構的重要領域,更是安天下穩民心的産業。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推進農業現代化。堅守耕地紅線,提高耕地質量,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把13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為此,2014年將強化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格,繼續執行玉米、油菜籽、食糖臨時收儲政策。探索建立農産品目標價格制度,市場價格過低時對生産者進行補貼,過高時對低收入消費者進行補貼。

農業新增補貼向糧食等重要農産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産區傾斜。增加對糧油豬等生産大縣的獎勵補助,扶持牛羊肉生産。發揮深松整地對增産的促進作用,今年啟動1億畝試點。統籌整合涉農資金。不管財力多麼緊張,都要確保農業投入只增不減。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目前經濟的上限是控制好物價,今年物價目標是3.5左右,但是全年物價實際有望在3%以下。今年一季度將更低,可能漲幅在2.5%以下,這與今年一季度豬肉價格反常偏低有關。未來如果國內需求有所回暖,物價漲幅可能會略有擴大,但考慮到年內産出缺口不會明顯回升,需求對物價上拉作用不會太明顯。

2014年一季度豬肉價格可能會維持弱勢。綜合以上因素,預計2014年一季度CPI同比可能低於2.5%。國際大宗商品仍有震蕩下行可能,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並不大;以及國內流動性仍將維持穩中偏緊的趨勢,物價並不具備大幅上漲的貨幣條件等原因,預計年內物價上漲壓力不大。

李克強指出,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考慮了去年漲價翹尾影響和今年新漲價因素,也表明我們抑制通脹、保障民生的決心和信心。我國農業連年增産,工業品總體上供大於求,糧食等物資儲備充裕,進出口調節能力較強,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具備許多有利條件。但今年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不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做好物價調控,切實防止對群眾生活造成大的影響。

責任編輯: 康麗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