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3月11日電(趙國華、張富想)1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用殘膜污染專項整治活動正式啟動,將通過農用殘膜交舊領新、給予機械化回收殘膜的農戶一定補貼等方式,提高農用殘膜回收利用率,清除“白色污染”,進一步改善生態與人居環境。 據自治區農牧廳巡視員馬明介紹,近年來,寧夏大力推廣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不僅大幅度提高了糧食産量,還有效推進了農業結構調整。然而,隨著農膜使用量逐漸增大,“白色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據統計,寧夏每年地膜覆蓋種植近400萬畝,各種農用地膜使用總量2.5萬噸,相應産生廢舊地膜約2萬噸。 為解決這一問題,寧夏將在覆膜面積較大的鄉鎮設立回收網點,方便農民就近交售殘膜或進行殘膜交舊領新;同時,引進、扶持殘膜加工企業,對回收的殘膜進行加工和無害化處理,防止田間地頭出現隨意焚燒、填埋等二次污染,逐步形成農膜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環。此外,寧夏還將加強源頭治理,出臺政策統一使用早春覆膜厚度0.010毫米、秋季覆膜0.012毫米抗拉強度性能指標好的地膜,禁止企業生産、農民使用厚度小于0.010毫米,耐候期小于6個月的農用地膜。 “在農用殘膜污染整治中,殘膜回收機械化是提高殘膜回收率的重要一環。為了讓企業、農戶都積極參與進來,寧夏將對農機合作組織購置殘膜回收機械,殘膜機械化回收作業,機械化回收殘膜的農戶給予一定補貼。”自治區農牧廳農業機械化管理局局長王林説。 按照“田間地頭無裸露殘膜,村莊林帶無飄挂殘膜”的工作目標,到今年底,寧夏將在使用農膜較多的中南部地區實現縣(區)有加工企業,鄉(鎮)有回收網點,鄉(村)有殘膜回收機械合作組織,農用殘膜回收利用率達到80%以上。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