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局發佈《2013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 3月11日,國家海洋局發佈《2013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據初步核算,2013年全國海洋生産總值54313億元,比上年增長7.6%,海洋生産總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9.5%。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佔海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雖然2013年我國海洋經濟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增速趨緩,海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期進入增速“換擋期”。 2013年,各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加快推進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海洋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公報》顯示,2013年全國海洋生産總值54313億元,比上年增長7.6%,海洋生産總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9.5%。其中,海洋産業增加值31969億元,海洋相關産業增加值22344億元。海洋第一産業增加值2918億元,第二産業增加值24908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26487億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産業增加值佔海洋生産總值的比重分別為5.4%、45.8%和48.8%。據測算,2013年全國涉海就業人員達3513萬人。 2009年~2013年全國海洋生産總值情況 2013年,我國海洋産業總體保持穩步增長。其中,主要海洋産業增加值22681億元,比上年增長6.7%;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增加值9288億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海洋生物醫藥業的增長率最高,全年實現增加值224億元,比上年增長20.7%;海水利用業也得到較快發展,隨著産業技術應用和推廣不斷加快,産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年實現增加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9.9%;海洋鹽業則量價齊跌,呈現負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56億元,比上年減少8.1%;海洋船舶工業生産經營形勢依然嚴峻,經濟效益持續下滑,全年增加值比上年減少7.7%。 2013年主要海洋産業增加值構成圖 張佔海介紹説,去年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呈現3個特點:一是海洋經濟增速趨緩,與“十二五”前3年的年均增速相比低了0.9個百分點,已由高速增長期進入增速“換擋期”。二是部分外向型海洋産業有所回暖,這也給國際船舶市場帶來了回暖的曙光。三是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化服務業亮點突出。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此激勵下,我國承接各類海洋工程裝備訂單超過18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國內首條海水淡化設備批量生産線開建,有效改變了淡化滲透膜依賴進口的現狀。 在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方面,2013年,環渤海地區海洋生産總值19734億元,佔全國海洋生産總值的比重為36.3%,比上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長江三角洲地區海洋生産總值16485億元,佔全國海洋生産總值的比重為30.4%,比上年回落了0.9個百分點;珠江三角洲地區海洋生産總值11284億元,佔全國海洋生産總值的比重為20.8%,比上年回落了0.2個百分點。 在海洋經濟發展勢頭向好的同時,張佔海也表示,國家海洋局將從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出發,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強化市場監督,推進政府向公共服務型轉變;加快推進海洋資源性産品價格市場化改革,完善海域海島産權制度和有償使用政策;同時,加強金融創新對海洋産業結構調整的引導作用,完善海洋産業發展的政策和金融支持。(記者 張斌鍵)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