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會主旋律看中國改革再出發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2 21:3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陳二厚、韓潔、何雨欣、張辛欣)在改革發展的征程上,2014年全國兩會,註定是一個濃墨重彩的節點——

在代表委員的審議討論裏,在會內會外的互動交流中,在兩會達成的共識和成果裏,改革,成為最強音,匯聚成澎湃激越的主旋律。

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勁引擎,將推動“中國號”巨輪,向著中國夢的美好目標奮勇前行。

這是高亢激越的主旋律——全面深化改革的強音匯聚成共謀發展的強大力量

3月7日下午,廣東代表團小組會上,一場條分縷析的討論在熱烈進行——

“産能嚴重過剩是個老問題,為什麼依然存在?深挖根源與盲目追求GDP有關。”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長許勤拋出話題。

“轉型當務之急要改革政績考核方法。”他補充説。

“汕頭電子商務發展很快,但現行GDP統計體系難以充分反映內需結構變化。”汕頭市市長鄭人豪代表接過話頭:改革GDP統計方法,就應把價值和服務算進來。

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代表説:“政績考核體制和GDP統計方法都要體現質量和效益導向,才能真正促進地方經濟健康發展。”

從産能過剩討論到端正政績觀,到改革GDP統計方法,從轉變政府職能、激發經濟活力,到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從保護生態環境到推進民主法治……回首兩會,無論是人民大會堂還是小組討論分會場,全面深化改革的討論不斷碰撞、延伸。

“有人對下放審批權力想不通,對不起,想得通要減,想不通也要減。”——黑龍江省省長陸昊代表如此表達政府簡政放權的決心。

“無論是國企、民企,要以最大的包容性,打通融合,實現共贏,才能推動中國經濟新一輪騰飛。”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委員説。

“1噸鋼利潤不過一瓶礦泉水錢,鋼鐵行業不能再走盲目擴張模式了!”湖南省冷水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代富代表深有感觸地説。

而在全國政協教育界別聯組會上,111位政協委員與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面對面討論整整3個小時,共同為教育改革問診把脈。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旋律不僅回蕩在大會堂和代表委員駐地,也傳遞到千家萬戶,傳向世界。

今年兩會新聞中心為3000多名中外記者安排了20多場記者會、集體採訪和網絡訪談,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的“一把手”一一亮相,闡釋中國改革新動向。

從澳大利亞前來採訪兩會的澳洲環球凱歌國際傳媒集團主持人柯露絲切身感受到了中國濃濃的改革氛圍。3月6日,在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的記者會上,她提出了“怎麼看中國一些家庭為買房辦假離婚”這一“尖銳”問題,並得到了滿意的回答。

在她的印象裏,以前記者會上問及改革的話題,回答“沒這麼痛快”。而現在,她從部長肯定的回答裏感受到了中國推進改革的決心。

全面深化改革的討論延伸到許多角落。

“國家會不會對淘寶等電商收稅”“怎樣保護個人信息安全?”……9日晚上,兩會新聞中心邀請商務部和國家郵政局官員舉行的網絡訪談上,網友提出的問題得到了明確具體的答覆。

從會內到會外,從代表委員到普通百姓,改革的聲音撲面而來,改革的主旋律高亢激越,形成共謀發展的強大“改革勢場”。

“幾乎所有社會熱點都在兩會上得到了回應。”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發改委主任張韶春説,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兩會,改革的氛圍越來越濃,改革的新氣象不斷涌現,今年兩會對改革的關注達到了新的高度。

“全面深化改革是當今時代最強音,也是這次兩會的主旋律。改革的強大力量已經匯聚,將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在關鍵之年裏取得關鍵突破。”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副市長宗國英説。

這是凝聚共識的政治殿堂——聚焦改革建言獻策,凝聚力量闖關破障

“我算了下,國企上繳紅利用於社保和基本民生的還不到1%。能不能增加國企支出細化用途表,讓大家看清楚?”廣東中人集團建設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永忠代表在分組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時説。

李永忠桌上,除了四本報告,還有兩頁寫得滿滿的計算紙。“從拿到報告,我就開始算,一直算到開會前。”他説,誰都知道要改革,可怎麼改,改成什麼樣,要一筆筆算好,一句句説清。“看看自己花了多少錢,用數字、任務落實改革豈不效果更好?”

身為會計學教授的盧馨代表用一年時間調研了83個中央部門和22個省份的預算公開。“去年三公經費增加100萬以上的部門,22個部門對增加的理由進行了説明,有19個部門沒有説明。存在不規範的問題。”

盧馨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透明財政,預算報告不僅提出進一步細化部門預決算公開,還將研究部門決算按經濟分類公開,為建立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指明了方向。“希望把好的政策落實到位。”

“改革千頭萬緒,如果不找準切口、牽住‘牛鼻子’,很難推進。”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副校長蔡達峰説,當前改革面臨實際利益和思想認識雙重阻力,錯綜複雜,難度很大。

“破除不合理的利益格局,改革才能‘給力’。”全國人大代表、珠海市市長何寧卡一針見血地指出。

改革要“破障”,就要破除體制機制弊端。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蘇志佳提交一份呼籲緩解“辦證難”的提案,梳理了與人一生相關的形形色色證件、證明400多個。

無獨有偶,全國政協委員高美琴提交的提案也與“證”有關。她調研發現,儘管一部分行政審批取消了,但會有一些新的審批事項冒出來。身邊的“證”也有“邊減邊增”的動向。減不掉的權力背後是減不掉的利益和慣性思維。

“全面深化改革要強化法治。”遲福林委員直指要害:鞏固和擴大簡政放權的成果,必須依賴依法治國、依法行政。

共識在審議和討論中在凝成。這個春天裏的兩會,代表委員們更清醒地認識全面深化改革任務之艱巨,闖關破障的路徑更清晰。

這是中國改革再出發——全面深化改革將照亮實現夢想的航程,展現在世界面前將是一個發展動力更強勁、充滿希望的中國

7.5%左右——當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時,迅速引發海內外的聚焦和解讀。

“這透出中國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決心。”外媒評論認為,這一目標也可看作是對中國持擔憂論者的回應。

換擋和爬坡帶來挑戰,但更有著大好機遇。中國經濟的動力在改革,中國的希望在改革。

“改革將會有效挖掘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包括擴大內需的潛力、轉型升級的潛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副主任劉樹成説。

而在安徽省工商聯副主席耿學梅代表看來,僅僅市場準入改革的突破,就會為中國經濟裝上一個強力引擎。放寬市場準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會起到很好的“鯰魚效應”,為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百姓富裕帶來更大貢獻。

“對未來我們充滿信心。”兩會期間面對中外記者,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細數中國發展的“潛力清單”——全面深化改革將進一步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和市場主體的活力;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推進,將釋放巨大需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將大大增強發展的後勁;宏觀調控的經驗、韌性和定力也一定會創造經濟發展的好條件。

“全面深化改革措施,中國正走在從重‘量’到重‘質’轉變的道路上。”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克勞斯·羅蘭德認為,這一轉變對中國和世界都是重要而積極的信號。

而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變化並非僅僅在經濟領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領域也將因改革而取得巨大的進步。

“中國已經規劃好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執行到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能成功樹起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新一座重要里程碑。”全國政協委員林毅夫信心滿滿。

從春天的盛會啟航,中國改革再出發,發展動力將更加強勁,人民群眾將更好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從春天的盛會啟航,中國改革再出發,必將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譜寫新的壯麗篇章。

責任編輯: 宋君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