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衙門”作風下監管怎能到位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9 19:0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 李偉)海南臨高縣農村低保變成“關係保”“人情保”問題近日被曝光,省民政廳“順藤摸瓜”展開調查。這似乎可以看作輿論監督的又一成功案例。

但凡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低保變成“關係保”“人情保”並非臨高縣獨有現象。稀缺的低保資源投到文化、法治落後的農村“熟人社會”,如果政府監管跟不上,很難保證公平合理。中國社科院2013年發佈的相關抽樣問卷調查結果就很能説明問題:約六成吃低保家庭不是貧困戶,近八成貧困戶沒有享受到低保救助。

行政監管總在媒體曝光後,很容易讓人産生一個印象:“民不舉,官不究”。眾所週知,舊時代官員處理行政事務的習慣方式是“坐堂問案”,但也不乏微服私訪的舉措。今天,我們理應對多數黨員幹部有更高的要求,這其中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是起碼的一條。焦裕祿之所以成為“縣委書記的榜樣”,重要一點就是他的求實作風。為了掌握真實情況,他在蘭考工作一年多時間幾乎跑遍了全縣所有的生産大隊。如果有關部門的幹部都能像焦裕祿這樣邁開雙腿深入群眾,這些關係千家萬戶的實際問題都早就浮出水面。

脫離實際的“衙門”作風,説到底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典型表現,也與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緊密相連。辦公樓越蓋越高、公務車越換越好,一些幹部便越來越怕辛苦、嫌麻煩,佈置工作發通知,檢查工作聽彙報。如此“衙門”作風下,監管怎能到位?

媒體監督固然重要,但公眾更希望政府監管跑在前面。媒體曝光會産生一些效果,促使一些地方、部分問題得以解決,但這畢竟是“點式監督”。只有各級政府認真履職、主動作為,才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治本之道。

責任編輯: 薛源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