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洋第30航次第三航段開展電視抓鬥作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7 14:08 來源: 海洋局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3月20日,中國大洋第30航次第三航段在我國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進行第一次電視抓鬥作業,科考人員通過電視抓鬥採集到類型豐富的岩石和熱液固結碳酸鹽樣品。其中,採集物中包括一些形似牙齒的樣品。

    據科考隊地質組組長呂士輝介紹,這些樣品為覆結碳酸鹽結殼,最大厚度為10公分~20公分。結殼表面有固結,説明那裏現在或曾經出現溫度異常。隨後,科考隊又進行了兩次抓鬥調查作業,每次抓鬥作業時間約3小時。3次採集的樣品均來自合同區水深1700多米處,位置相差幾公里。其中,第二次抓取的樣品多為沉積物;第三次抓取到了兩類完整樣品,共5塊,大小在15公分左右。經初步分析,一類是蝕變較嚴重的堆晶體橄欖岩,另一類上半部分是堆晶體橄欖岩、下半部分為輝長岩。

    據大洋第30航次首席科學家陶春輝介紹,此次在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擴張洋中脊上採集到的岩石樣品對於研究大洋岩石圈岩漿的演化、岩石類型的組成有著重要的科學意義。初步判斷,該區塊具有與地形相匹配的拆離斷層特徵。這些樣品將有助於研究斷層與熱液活動成因的關係,以及該區域的區域構造特徵。

    目前,大洋第30航次第三航段在合同區進行作業的時間過半,任務量也過半。經過全體科考隊員的努力,取得了預期成果。截至目前,科考隊在近3000米水深發現了4處熱液區,利用定點溫鹽深儀新發現了2處熱液異常,成功在勘探合同區開展我國首次中深鑽作業。其中,在碳酸鹽區鑽取了1.8米長岩芯,觀察到熱液蝕變現象,為該區域大範圍固結碳酸鹽成因提供了解釋。此外,科考隊還利用“海龍”號無人纜控機器人在龍旂熱液區進行了高精度調查作業,拓展了熱液區的調查範圍,獲得了熱液區精確位置的硫化物、氧化物、玄武岩和微生物樣品。

    “大洋一號”船計劃于4月6日靠泊毛裏求斯首都路易港。靠港期間,第三航段的隊員將與參加第四航段的人員輪換,各專業組也將進行儀器設備交接和電纜、油料、淡水、蔬菜等物品的補給。“大洋一號”船預計將於4月11日再次起航,執行第四航段科考任務。(記者 高悅 通訊員 李英)

責任編輯: 史瑋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