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新華社記者 江國成、呂諾、孟昭麗)發展改革委、衛生計生委、人社部9日宣佈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民營醫院)醫療服務價格,並要求各地將符合醫保定點相關規定的民營醫院納入醫保等社保定點服務範圍。這些舉措能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加快進入醫療衛生領域,緩解“看病難”?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行業還有多少障礙?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和相關民營醫院。 1:1與9:1失衡折射幾多醫療痛處? 公立醫院在品牌、實力和市場份額上佔據絕對優勢,佔有90%的市場份額:去年前10個月,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總數之比為13440:10877個,大約1:1,但全國公立醫院總診療人次和住院人數與民營醫院相比均為9:1。 30多歲的北京居民小包是個典型的“北漂”。不久前,她的丈夫突發腦溢血,在附近公立醫院搶救無望後,她設法將丈夫送往北京著名的宣武醫院。小包説,民營醫院魚龍混雜,想不到有哪家讓她放心的,所以從沒想過去民營醫院看病。 小包對民營醫院的看法在億萬城鄉居民中確實有一定的代表性。 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國恩表示,由於體制機制等因素影響,我國民營醫院長期得不到應有的扶持,在技術實力和政策支持上和公立醫院待遇懸殊,多數民營醫院只能在公立醫院的夾縫中艱難生存。 “在許多西方國家,醫療服務和技術最好的醫院往往是民營醫院,而不是公立醫院。在我們國家,情況正好相反,民營醫院得不到應有的發展,許多病人不敢去民營醫院看病,很多民營醫院也請不到、留不住好醫生。”劉國恩説。 同許多民營醫院只有10餘年左右的發展歷史相比,我國公立醫院歷史悠久。新中國成立以來,公立醫院在發展過程中一直享受政府在人才培養、財政撥款、稅收、土地無償劃撥等方面的扶持。相比之下,民營醫院不但享受不到這些政府扶持,反而在人才引進、設備配置乃至體檢等政府服務採購等方面受到歧視。 新政策能否吸引社會資本辦醫? “放開民營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對民營醫院發展肯定有好處。讓我們對民營醫院的發展更有信心了。如果價格不放開,一些個性化的特色服務等業務就沒法做。”擁有四川省最大民營醫院——成都市西區醫院的郝士權説。 耗資4億元,按照三甲醫院標準建設的西區醫院大樓高達26層,擁有800張床位,是四川第一個擁有三級乙等綜合醫院資質的民營綜合醫院。15年來,這家醫院擁有衛生技術人員663人,其中高級職稱80人,中級職稱120人,還配備了進口自德國、美國等上億元醫學診療設備。 “這是2009年啟動新醫改以來破除以藥養醫體制最為有力的政策,對公立醫院改革和社會資本辦醫具有實質性推進作用,符合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改革原則,為醫改趟過深水區提供了多層次的推力。”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朱恒鵬如是説。 對於要求各地將符合醫保定點相關規定的民營醫院納入醫保等社保定點服務範圍,並執行與公立醫院相同的報銷支付政策,許多民營醫院認為這是重大利好。 “我們歡迎這些好政策,期待儘快讓我們納入醫保報銷定點醫院。”首都第一家大陸和與台資合辦的民營醫院——北京寶島婦産醫院董事長楊文秀説。 來自福建莆田的楊文秀在全國還投資了9家皮膚病專科和多家綜合性醫院和産科醫院。 福建省衛生廳一份報告顯示,莆籍民營企業家投資在全國舉辦的民營醫院約6800余所,約佔全國民營醫院總數的85%左右,其中三級醫院30多家,二級醫院2100多家,一級醫院約4600多家,總床位數約36萬張,年診療量約為1.69億人次。 廈門長庚醫院是一家台資醫院。這家醫院總執行長劉智綱認為,從一定程度上講,新政策可以讓民營醫院開發更多的服務項目,提供更好的、更高端的服務,這是一個機遇。 民營醫院謹慎看待“放開價格” 目前,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包括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兩類。營利性機構的醫療服務已實行市場調節價,這次放開了非營利性的民營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 作為一家非營利性和事業編制的民營醫院,浙江省蕭山醫院是政府和民資合辦的一家綜合性醫院,日均門診量達到5000人次。 “在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十分低廉的情況下,民營醫院是不會提價的。否則,病人會用腳投票,到區內7家公立醫院看病。”這家醫院院長商煒煒表示。 “長庚醫院不會因為這項政策出臺就對醫療服務價格進行大幅調整。我們不想變成為少數人服務的貴族醫院。作為一個提供24小時服務的醫院,我們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如何為一般民眾提供更好的服務上。”劉智綱説。 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行業還有多少障礙? 劉智綱認為,當前,國家對公立醫院實行財政補貼,醫保給付偏低。在這種前提下,需要國家把相應的補貼分配到醫保的補貼上。這樣,醫院醫師的診查費可以得到提高。 曾任多家公立和民營醫療投資與管理機構高管的張松倫表示,價格放開勢在必行。目前高檔醫藥、大型檢查價格的提升空間已經有限,最可能提高的是醫療勞務價值、基礎藥品的部分,既合情又合理,總體上説並不會造成亂漲價現象:從短期看,抑制了不合理需求;從長期看有利於增加供給,有利於醫療總費用的降低、緩解當前緊張的醫患關係。 “放開價格是否能順利成功,還得取決於多重因素。”張松倫説,在醫療主流福利化、上下游外部市場化的背景下,價格雙軌制甚至多軌制如何和諧發展?醫保、商業保險是否能公平做到選擇性價比優的醫療産品? 在他看來,其他一些因素也至關重要:政府如何對醫療服務成本、價格進行評價、監測和引導?醫改組合拳中的其他拳腳如何鬆綁?例如服務準入、行政區域規劃、自由執業、醫保定點、人才引進、職稱評定、科研立項等。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