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在燕達國際醫院高壓氧艙裏準備接收高壓氧治療(4月11日攝)。 隸屬河北省三河市的燕郊鎮與北京通州區隔潮白河相望,距離北京市中心只有30公里。近年來,有數十萬進京務工人員在這裡居住。隨著人口總量的增長,燕郊地區的醫療設施也逐步完善。然而燕郊三甲醫院雖然設施齊全,但始終缺乏患者資源,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北京大醫院則天天人滿為患,不堪重負。 燕達國際醫院是河北省唯一一家民營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也是燕郊鎮唯一的三甲醫院。記者在醫院看到,醫院大廳、走廊空空蕩蕩,前來就診的患者很少。燕達醫院曾經跟首都醫科大學和北京朝陽醫院洽談合作,希望將需要做檢查的患者用大巴車拉到燕郊來做檢查,但面對行政區劃和醫保政策阻隔難題,這一雙贏的設想很難順暢實施。 一些燕郊“北漂”告訴記者,他們的醫保關係都在北京,在燕郊醫院看病無法順利報銷,一般只有急診才去,大病、慢性病都選擇在北京治療。 “由於缺乏患者資源,不少年富力強的醫生都流失了,每年的鉅額虧損都夠開兩個中型醫院,只能苦苦支撐,等待政策調整。”燕達國際醫院副院長周懷龍説。 而北京大醫院“人多成災”有目共睹。據統計,2013年北京市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為2.19億,其中近一半是外地患者來京就診。北京有51所三級醫院,約佔華北地區三級醫院總數的24%。 北京周邊一些群眾表示,除了醫保合作,北京部分醫院疏解外遷或者與河北醫院密切協作,既能減少扎堆到北京的人流,緩解市區嚴重擁堵,也能方便周邊群眾就近看病,一舉多得。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日前印發《2014年北京市醫政醫管工作要點》提出,研判京津冀醫療協同發展的重點任務,北京將根據互補、共同發展的要求,採取多種形式推動醫療資源在津冀的合作和疏解。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北京正和國家有關部門一起研究制定京津冀一體化醫療規劃,更多關注醫療機構的功能疏解和功能定位。 目前,國務院醫改辦已就“醫保異地就醫結算”拿出時間表。對於承載首都人口和産業外溢的周邊地區來説,醫療衛生的協同發展或許不再遙遠。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這是燕達國際醫院數字化心臟複合手術室(4月10日攝)。據了解,這個先進的手術室使用率並不高。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一位患者在燕達國際醫院諮詢處諮詢(4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這是燕達國際醫院高壓氧設備(4月10日攝)。據了解,這個設備使用率並不高。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燕達國際醫院大廳空空蕩蕩,患者寥寥無幾(4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在北京兒童醫院,一位女士抱著孩子等待家人掛號(4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文 攝 在北京兒童醫院,看病的患者排起了長龍(4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文 攝 在北京協和醫院,一位女士在等待區的椅子上打盹(4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文 攝 在北京兒童醫院,來自河北淶源的家長挂上了號後,帶著孩子去看病(4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文 攝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