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韓潔、程士華、高立)4月17日,向社會正式公佈的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中,赫然出現“修改預算法”的任務。而最新消息顯示,將於4月21日開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將迎來該法案的第三次審議。 儘管被貼上專業性標簽,預算法仍憑藉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力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2012年6月提交二審後,這一法案在面向全社會的徵求意見中,吸引了1.9萬人參與,徵集到33萬條意見,意見數在目前所有公開徵集意見的60部法律中居第二位。 預算法緣何引發公眾如此廣泛關注?遲遲到來的三審有望破解哪些財稅改革難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預算法該如何更好監督政府花錢?記者採訪權威業內專家透視這一法案背後的民生期待。 預算法對老百姓意味著什麼?——管好納稅人每一分“血汗錢” “貪污受賄十萬百萬,社會關注度很高,但是決策不科學、預算不嚴謹,所造成的損失和浪費,往往可能是數億上百億,公眾關注度卻遠遠不夠。”一名地方財政部門負責人坦言,要杜絕這樣的問題,還要靠預算法給力才行。 所謂財政預算,就是一本國家的大賬本,比如去年財政花了多少錢,今年財政預算怎樣,錢花到哪兒去了等。預算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納稅人的“血汗錢”花得是否值得。 在法學家眼中,預算法是一部事關民生福祉的經濟憲法。“很多人覺得預算離自己很遠,實際上就像百姓自家賬本一樣,政府預算處處寫著民生。”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對記者説。 他指出,預算涵蓋政府收與支,其中收入主要靠稅收,稅收連著千家萬戶。預算法旨在規範政府收支行為,管好納稅人的每一分“血汗錢”,背後還涉及中央和地方關係、立法和行政機關的關係、政府和百姓的關係,可以説是經濟領域的“憲法”。 此次預算法的修訂,直接牽動了無數國人的目光。我國現行《預算法》自1995年開始實施。2005年啟動修訂,2011年12月提交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初審,2012年6月進行二次審議,目前已跨越三屆人大。 公眾能否看得懂--從“霧裏看花”到透明財政 財政預算公開但不夠透明,不僅是普通民眾,甚至連人大代表都直呼“看不懂”,這一直是公眾熱切關注的話題。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預算的財政收入超過13.9萬億元,支出超過15萬億元。如何打造透明財政,管好龐大的國家“錢袋子”,無疑是修改預算法的焦點所在。 在業內人士看來,打造透明財政所以難,在於一系列改革難題,如預算公開、地方債、轉移支付改革、預算管理和監督等,勢必觸及各方面利益,背後博弈激烈,意見差異較大。 此次預算法三審,恰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做出了總體部署,其中明確提出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實施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不少專家表示,當務之急應把財稅改革的最新表述儘早在新預算法修訂草案中“落地生根”,以法律文本率先體現出來,以便能為財稅改革“啃硬骨頭”提供強有力的法制化推動作用。 “希望新預算法修改能把預算法制化、透明化作為落實決定精神的第一槍,不僅要把中央精神落實到法規條例中,還要更具可操作性。”安徽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主任莊立權説。 公眾監督權能否落地--人大對預算的審查監督權是否可操作細化 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預算法是對政府如何花錢的監督,那麼人大代表的監督權能否落地、是否可操作、可細化,也是公眾對預算法三審修改的期待之一。 “招待費查得嚴了,會議費就多了,會議費查得嚴了,別的科目錢又多了。”一位地方財政部門負責人表示,個別部門的三公消費就像泥鰍,這裡查得嚴了就往那裏鑽,要想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從整個財政預算的層面才能全部封死。另外,不管是公車私用、公款吃喝、公費旅遊等諸多公眾關注度高、反感度高的頑疾,説白了都是和財政預算有關的,把財政預算公開透明了,這些貓膩也就沒有了藏身之地。 當前,雖然人大對預算的審查和監督力度不斷加大,但總體看仍有待進一步加強。如預算法修訂備受關注的地方債問題,是否放開地方政府自行發債一直是該法案修訂的一大焦點,但從前兩次修訂稿看,均未對地方債問題“開閘”。 “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僅靠堵是不行的,關鍵是做好監督,尤其是發揮人大的監督作用,這也是預算法修訂應關注的重點。”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説。他同時強調,預算法還應更強調對違規違紀行為的監督追責。“沒有懲罰制度作為救濟措施的法律,都是紙老虎。”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