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內容之一是確定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具體包括: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可以享受財稅政策的優惠;自己創業開辦“網店”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簡化高校畢業生在不同地域和所有制單位流動就業的落戶等手續。(中國政府網) 又到畢業季。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點出,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27萬,為歷史最高,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而正如前文政策所述,簡化就業手續和給予創業支持的“雙管齊下”,正是政府努力破解大學生就業難的“藥方”。 根據中國社科院的調查,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699萬,13.4%的應屆畢業生表示將來“肯定會創業”,74.8%的人表示將來“可能會創業”,只有11.9%的人表示“肯定不會創業”。由此可見,創業意向在畢業生中普遍存在,佔到近90%,而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分化就業壓力,顯然是政策扶持的重中之重。 人力資源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指出,諸如此次出臺的創業就業優惠政策過去有些存在,或者過去針對人群不是大學生,現在給大學生創業就業以補貼和貸款貼息,也等於是更大力度支持大學生就業創業。 事實上,國家關於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享受社保、稅收等補貼優惠政策已經很多,比如大學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可以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等;企業每吸納一名失業人員(含失業一年以上的大學生),按4000元定額標準依次扣減規定稅款,地方政府可上下浮動20%。 此外,自今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享減半計徵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微企業範圍上限,由年應納稅所得額6萬元擴至10萬元。 政策的優惠無疑傳遞出國家對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充分扶持,但同時也有數據顯示,2013年只有1%的畢業生開始或準備創業,其中不免存在政策層面以外的深層原因。 其一屬於不少大學生觀念不夠解放。畢業之後總是想進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工作,旱澇保收,説起來也有面子。而個人創業不夠體面。前段時間北大碩士賣米粉引起輿論的褒貶不一就是例證。中青輿情監測室從抽樣的2000條數據中發現,超過三成的網民認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心態不正確是造成“就業難”的主要因素。 還有一個原因是有實際困難。根據麥可思數據,目前中國大學生創業資金80%以上主要來源於親朋好友,來源於政府和學校的近年來一直比例不到2%。這説明目前打通國家資助大學生創業的渠道還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間。 可見,要將國家優惠政策落到實處是當務之急。也正如麥可思公司總裁王伯慶所言,“一定要明確哪個部門哪個局哪個處在落實這個優惠政策。”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俗話説“捨不得金彈子,打不下金鳳凰”,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就是“打下金鳳凰”的重要措施。政府不僅要支持大學生創業,對於“跳槽創業”等人才流動也要加大支持力度。要保證好政策落到實處。 “就業是民生之本”。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階段,高校畢業生總量龐大,每年的畢業生規模呈現只增不減的剛性。提升大學生就業率,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已有政策落實到位。(李忠峰)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