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聚焦近期多起消防員火災殉職事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05 20:0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高危行業,能否少些生命的代價?
——聚焦近期多起消防員火災殉職事件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1日,“90後”消防戰士錢淩雲和劉傑手挽手墜落的那一瞬間,震撼了億萬國人。在向兩位勇士致敬的同時,舉國上下也在為青春之花過早凋零而扼腕嘆息。

    無畏赴險,卻不幸罹難。近期,我國連續出現多起消防員傷亡的事件。悲壯的景象背後,令人不禁反思,在消防員英勇護衛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同時,如何為他們編織出更密的安全防護網?我們又該為消除火災隱患做些什麼?

    無畏赴險 卻不幸罹難

    近年來,消防員在火災事故中殉職的案例時常發生。今年2月,上海兩名消防員在對一個倉庫實施近距離滅火時,數十噸的橫樑、樓板、磚墻突然倒塌;2013年10月,北京消防戰士劉洪坤、劉洪魁衝進火場開闢滅火線路時,不幸被坍塌的屋頂砸中。

    青春、擔當、責任、正能量……這是人們在追思這些消防戰士時賦予最多的詞。他們正值青春年華,大多都20歲左右,本對生活有著美好的憧憬,但“意外”卻讓這種憧憬戛然而止。

    據記者粗略統計,2013年以來全國發生的10起較大火災中,就有20多名消防員犧牲在一線。建築物坍塌、爆炸、轟燃、有毒氣體等複雜局面,給消防官兵滅火帶來的挑戰越來越大。高層建築、石油化工等類型的火災是世界性難題,其中的撲救危險可想而知。與此同時,由於人力緊張等原因,一些消防官兵長期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與搶險救援日益繁重的任務相比,消防隊伍規模偏小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但科學的現代救援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又相對不足。

    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間,我國在救火一線犧牲的消防人員超過140人。這不禁讓人思考,對於消防這一“高危”行業,如何能儘量減少消防員的犧牲,避免遺憾再現?

    火災隱患重重 救火挑戰日益嚴峻

    近些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火災呈增多趨勢,消防部隊出動頻率越來越高。公安部消防局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共接報火災15.2萬起,同比增長21.3%。記者梳理火災案例發現,社會防火意識不足,加重了消防工作的難度。

    ——高層建築高噴車“鞭長莫及”。2013年12月,廣州市一棟25層高的大廈發生火災,持續燃燒了10多個小時才熄滅。參與救援的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戰訓科科長曾武説,“廣州市最高的高噴車只有78米。救火初期,現場最高的高噴車和雲梯才48米。”

    ——生産、倉儲、居住“三合一”場所易惹火。我國消防法規定,生産、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不得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築物內。然而“三合一”場所卻屢治不絕。2013年12月,深圳市一農批市場發生大火造成16人死亡、5人受傷。

    ——消防設備一方面配備不足,一方面變成擺設。在2013年3月內蒙古發生的一場火災中,起火建築方圓2公里內竟沒有市政消火栓,而且消防部隊還缺大噸位水罐消防車;在深圳一農批市場大火事件中,救火人員試圖使用現場的消防栓卻發現沒水;在一些火災事故中,建築物內部的自動噴淋系統、防排煙系統也曾出現過無法使用的問題。

    ——人為增添救火難度。一名消防官兵説:“有些火災事故中,消防通道被佔用,空地上也都停滿了車,消防車都開不進去。”在2013年10月發生的北京市石景山區喜隆多商場火災事故中,商場中控室值班人員沉迷于玩遊戲,在火情發生最初十幾分鐘,多次將自動報警系統報警器消音後繼續玩遊戲,火勢蔓延後又未及時啟動自動滅火系統,耽誤了救火的最佳時機。

    高危行業如何“化險為夷”?

    近年來,除了不斷有消防員犧牲,每年還有數百名消防員受傷甚至致殘。雖然消防是高危行業,但如何儘量減少不幸的發生值得思考。

    山東省濟南市消防支隊支隊長高明表示,消防工作對專業技能和經驗要求很高,但我國消防員素質參差不齊。一些年輕消防員勇敢有餘卻經驗不足,有時對何時撤離、何時攻入的判斷不夠準確。因此,在滅火救援中受傷受損的往往就是這部分消防員。

    中國科技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孫金華認為,在救火過程中,必須樹立科學的施救理念,避免盲目冒進,不能只強調往前衝。只有學會保護自己,才能更好地搶救他人。

    更重要的是,社會各界都需有所反思。各環節消防意識不足,往往就可能置消防員于險境,甚至讓消防員有生命之憂。

    伴隨著城市化發展,高層建築越來越多,為消防工作帶來難題。內蒙古公安消防總隊的負責人表示,高層建築內部消防設施必須配備齊全、加強維護。同時,暢通消防通道至關重要。

    孫金華説,目前,建築外墻大多使用可燃的保溫材料,一旦出現火情容易形成較大的立體火。“國際上對外墻保溫材料有規範要求,大多數是無機物,而且要達到不燃和難燃的規定。對此,有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記者 趙瑞希、周慧敏、任會斌、楊玉華、涂銘)

責任編輯: 肖磊濤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