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有色金屬産業升級專題論壇近日在昆明理工大學召開。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赴會探討有色金屬産業發展對策,促進産業走出困境,實現轉型升級發展。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康義表示,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已經由過去10年的高速增長階段轉入平穩發展階段。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産和消費國家,我國有色金屬産業出現了産能過剩、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需要調整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希望論壇能為我國包括“有色金屬王國”雲南的有色金屬産業發展“把脈”,指出具有前瞻性的發展思路。 作為第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舉辦的重要活動,有色金屬産業升級專題論壇圍繞有色金屬資源合理開發、有序利用及節能減排;有色金屬礦電結合;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産業鏈延伸及信息化、自動化;有色金屬行業發展戰略及規劃4個議題進行論述。 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定蕃稱,過去,高速發展的有色金屬行業帶來了比較嚴重的能源消耗和環境問題,2011年,有色金屬行業能耗約16021萬噸標準煤,在工藝過程中二氧化硫排放量達到36.7萬噸。雖然新型結構電解槽、異形陰極等節能技術實現了相關行業大幅度節能降耗,但仍然面臨著問題。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迅速,科技進步顯著,但是環境污染問題仍是最大障礙。”邱定蕃認為,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也是有色企業的生命線,需要政、産、學、研結合起來解決生産過程中的污染問題,推進有色金屬再生行業發展,注重解決産品質量、污染控制與處理、工藝技術等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古德生表示,金屬礦業落後於國家的發展,要走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發展路徑,應充分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礦業,推進智慧採掘發展,實現以知識和技術創新為動力、由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過渡的産業形態。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