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萬多人涉嫌毒品犯罪被批捕 最高檢披露毒品犯罪新特點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記者 陳菲)受境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毒品問題仍然十分嚴重。記者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2013年共審查批捕毒品犯罪嫌疑人122524人,同比上升21.82%。 最高檢公訴廳廳長陳國慶介紹,當前涉案毒品數量越來越大,走私、制販上千克毒品的犯罪案件並不鮮見,涉案毒資也越來越大,“持槍販毒”、“槍毒合一”案件時有發生。 在檢察機關辦理的案件中,涉案毒資有的高達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涉案運輸工具包括高檔轎車、遊艇等。辦理的某販毒案件中,除查獲涉案海洛因3.5公斤外,同時還繳獲了54式軍用手槍2支。 “從近年來的毒品犯罪案件看,共同犯罪成為毒品犯罪的主力。”陳國慶説,這類犯罪分工明確,製造、運輸、銷售等環節由不同的人專門負責,形成固定的犯罪模式。同時,在團夥成員被打擊後,其他毒販仍繼續實施毒品犯罪情況突出。被打擊成員出獄後,不少人再次實施毒品犯罪,呈現出明顯的團夥化、職業化特點。 傳統毒品犯罪案件一般涉及鴉片、海洛因等,但陳國慶介紹,目前所辦案件涉及越來越多的新類型毒品,製造混合型毒品犯罪活動猖獗。這些毒品往往含有多種化學成分,給證據收集、毒品鑒定、案件認定帶來一定困難。 為逃避打擊,毒品犯罪分子藏運毒品的手段更加多樣化,交易方式更加繁雜。以前毒販主要通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火車、汽車和飛機等攜帶、運輸毒品,人毒不分離。近年查獲的一些大宗毒品運輸,則採用自配車購毒,團夥成員傾巢出動,多輛車分工,通過前車探路、非攜毒車輛闖關吸引打擊力量、帶毒車繞道行駛等一條龍方式配合販運毒品。 隨著網絡購物的發展,毒品犯罪也出現通過電腦網絡進行交易的現象,其行為方式更加隱蔽。毒品交易從電話聯絡、直接接頭髮展到通過電腦網絡隱秘交易,欺騙快遞員上門取貨,毒品送貨上門,實行“人毒分離”“錢貨分離”的“收付兩條線”,加大了查處難度。 據介紹,與其他普通刑事犯罪相比,毒品案件越來越呈現跨區域犯罪的特點,一個案件的查處,可能會從西南邊陲到東北三省,從東南沿海到西北邊陲。毒品犯罪重特大案件的犯罪活動策劃地、實施地和輻射地往往跨越多個省市,甚至多個國家。 比如“金三角”地區的緬甸、老撾、泰國的海洛因等境外傳統毒品經過我國四川、雲南等省滲透到內地其他多個省市。跨區域、國際化犯罪的特點給辦案管轄、取證、國際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毒品問題發展蔓延,不僅嚴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而且敗壞社會風氣、污染社會環境,容易誘發暴力犯罪,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如果任其發展蔓延,勢必成為危害人民福祉、危及社會安全的重大禍患。”陳國慶説。 鋻於目前毒品犯罪形勢,檢察機關加大了打擊力度,將職業毒販、再犯、累犯、主犯、教唆利用特殊人群販毒等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危害嚴重的毒品犯罪分子作為打擊重點;對具有將毒品走私入境、武裝掩護、暴力抗拒檢查以及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等情節的毒品犯罪從嚴懲處。 檢察機關還嚴肅查處與毒品犯罪相關的職務犯罪,剷除毒品犯罪背後的“保護傘”。例如,廣東省檢察院在汕尾、惠州等粵東地區組織開展了查辦涉毒犯罪“保護傘”專項工作,深挖查辦了一批充當毒販“保護傘”的職務犯罪案件。 據了解,目前檢察機關將就新型合成毒品案件、利用互聯網的新型涉毒案件及吸食(注射)毒品駕駛機動車案件的證據判斷、法律適用等問題加強調查研究,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