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升,實現糧食産量“十連增”。但是,由於糧食産後乾燥儲藏方法原始、設施簡陋、工藝落後,每年農戶糧食産後損失約7%-11%,不僅影響了糧食有效供給和農民增收,還威脅到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解決我國糧食産後儲藏乾燥技術落後等問題,農業部于2010年啟動了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適於不同區域農戶小型儲糧設施研究與示範推廣項目”,開展適宜不同區域的水稻、小麥、玉米和馬鈴薯産後初加工技術設施裝備研發和推廣。 該課題立足産業實際,著力推進技術裝備創新、標準建設和示範推廣。共研發了“組挂式玉米自然通風乾燥倉”、“負壓式小麥清雜機”等儲糧設施裝備16套。制定了《馬鈴薯貯藏設施設計規範》等國家或行業標準8項,編寫了《馬鈴薯貯藏防腐劑使用工藝技術》等儲糧技術規程30項。取得了《遞級式中小型倉內抽吸換氣除濕降溫通風系統》、《履帶式糧食清雜機》等專利授權22項。建立了各類儲糧技術集成示範點38個,培訓農技人員和農戶2020人次。開發的“組挂式玉米自然通風乾燥倉”利用東北地區特殊地理氣候條件,通過倉內布設風道和機械倒倉處理,實現了高水分玉米的自然通風乾燥和長期儲藏。較“地趴糧”相比,防霉防鼠效果好,可降低5%産後損失,與烘乾後儲藏相比,既節約人力成本,又節約能源消耗。該類倉型已在吉林、黑龍江多地實現整村推廣,受到農戶熱烈歡迎。根據農戶小規模存糧特性需求設計的保溫氣密小麥貯藏倉,配備相應的清理、提升、監控、保溫氣密等技術,既保證了小麥貯期品質,又極大降低了設施和管理成本。該倉型在山東章丘小麥種植合作社示範3組,當年存貯小麥36噸,8月入倉11月售出,農戶增收11520元。開發的標準化馬鈴薯儲窖,充分利用了我國馬鈴薯北方主産區的自然條件,以成本低廉、零污染零排放的自然通風儲窖為基礎設施,配備相應管控技術和輔助設施,實現了馬鈴薯安全越冬貯藏。2013年內蒙古化德縣試點貯藏馬鈴薯3600噸,貯藏增收610萬元,收益較往年增加2.24倍,不僅有效改善了當地農戶馬鈴薯貯藏條件,而且還推進了當地馬鈴薯澱粉加工項目和産地批發市場建設。 該項目以服務農民為重點,注重技術集成和信息化建設,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的生産規模和技術需求,推進糧食“乾燥+輸送+貯藏”模塊化技術裝備集成,開發了不同技術集成模式的糧食産後烘乾貯藏處理裝備,並將現代化信息管理技術引入農戶儲糧環節,開發糧食貯藏信息監測及遠程控制系統,對不同糧食貯藏環境進行實時智慧分析,控制環境參數,指導農戶科學儲糧,達到了“當年建設,當年受益”的良好示範效應,具備了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示範的條件。該項目的成果對進一步提高糧食産後減損水平,全面推進糧食産後減損技術設施奠定了堅實基礎,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