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科學管理“加減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02 19:0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海口9月2日電(記者 夏冠男、王暉余)面對當前複雜的宏觀經濟形勢,海南省把加強科學管理與深化改革、服務發展有機結合,既做好整合資源“減法”,打響清理閒置土地的攻堅戰,又做好集約化管理“加法”,增強政府集約利用資源和經濟運行調節能力。

    整合資源做“減法”:啃下閒置土地“硬骨頭”

    2013年,海南清理髮現,全省共有1150宗、13.92萬畝“供而未用”閒置土地。一大批“沉睡”閒置的土地,讓真正能提振海南經濟,帶動發展的大項目、大企業“無地可用”。

    清理處置閒置土地,工作困難阻力大。手握閒置土地的企業中,不乏中遠、魯能等“大戶”,也有囤地時間長達20多年的“釘子戶”。對這些“硬骨頭”,海南省主要領導約談相關市縣政府負責人,定期通報,專項督察,要求“動真碰硬解決矛盾”。

    對於囤地企業,海南省下達了“最後通牒”,政府以沒收保證金、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方式對不按照約定投資,造成土地閒置的企業進行處罰;不配合處置工作的,將不能再參與新土地的招拍挂,政府也將停止對其供應新的項目用地。

    僅通過無償或有償方式,海南就收回4.2萬畝“供而未用”閒置土地。蘇州經濟技術發展總公司于1992年在海南樂東縣與東方市交界處取得一塊旅遊用地,20多年來,這塊地一直未開發建設。樂東縣政府經過多次調查,確認是由於企業原因造成土地閒置,於今年7月3日無償收回了該土地使用權。

    排除重重阻力和困難,截至7月底,海南共處置閒置土地1105宗13.24萬畝,基本完成閒置土地清理工作。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廳長陳健春表示,清理閒置土地,整合土地資源,看似在做“減法”,但實際上為海南今後發展上足“馬力”。

    集約管理做“加法”:公共資源優化改革“破題”

    增強政府集約利用資源和經濟運行調節能力,是海南省在“科學管理年”中的重要目標之一。

    針對盲目審批、盲目出讓的老問題,海南省“紮緊籬笆”,加強對岸線、海域、海島、礦産等公共資源的管理,組建全省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將分散在各部門的公共資源交易項目,逐步納入公共交易平臺統一運作。

    在此背景下,海南省海域資源優化改革破題。通過全省性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萬寧市日月灣海域擬出讓不超過50公頃海域,這是海南省今年首個運用“招拍挂”手段出讓海域使用權的試點。

    “通過市場化競爭,可以提高海域使用權價值,真實地體現這塊海域的物權價值。”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海域管理處處長陳剛説,以往海域使用權出讓方式以政府審批出讓為主,今後海南將按照“政府主導、科學規劃、優化配置、市場決定、儲備管理、計劃出讓”的思路,改變以往“項目帶動審批”的被動局面。

    陳剛表示,加強對公共資源的管理,政府身上的擔子重了,但是這個“加法”有利於政府資源管理規範化和提高集約利用資源水平。

    建立常態化機制 提升管理“軟實力”

    曾經的粗放式發展和管理的路子給海南留下“後遺症”。如今海南把常態化科學管理當作生産力,土地審批使用亂象正逐步改變。海南省出臺文件取消了“一攬子”供地模式,堅持按項目帶土地原則供地;新建高爾夫球場全面停止審批;對擅自改變農地用途的行為進行堅決打擊。

    今年是海南省的“科學管理年”,海南科學管理動作頻頻,已相繼開展規範房地産市場秩序、清理處置閒置土地、打擊違法建築、旅遊市場綜合整治、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交通秩序綜合整治等專項整治,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管理的深層次矛盾問題。

責任編輯: 薛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