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空巨頭與中國共享機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02 15:24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記者 謝鵬)未來1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市場——這是空中客車公司在9月份公佈的最新版全球航空市場預測中描繪的前景。此前,波音公司預計,未來20年間中國需6020架新飛機,總價值達8700億美元。

    新中國成立65年來,伴隨著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對外開放擴大深化,中國航空業也“展翅高飛”。首先,中國航空運輸企業壯大,飛機數量越來越多,機型越來越先進,航線網絡不斷擴大,人們出行更方便、快捷、舒適。其次,中國航空製造業也不斷做大、做強,不但全面融入全球頂尖航空製造企業的供應鏈體系,而且在自主品牌飛機製造上取得長足進步,特別是國産大飛機已經“呼之欲出”。

    空客中國公司總裁陳菊明表示,空客在中國的發展歷程與中國航空業的發展相輔相成。1994年空客中國公司成立時,中國上空只有十幾架空客飛機。如今,中國航空公司運營的空客飛機已經超過1000架,不但有單通道的A320系列飛機,還有雙通道的A330寬體飛機以及世界最大的民用客機A380。

    中國民航的發展不僅體現在大型航空公司的發展壯大,還體現在地方性航空公司、民營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蓬勃發展。近年,中國飛機租賃公司也在崛起,成為全球市場重要力量。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個人財富、商務意識等顯著提升,私人和公務飛機領域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近年來,中國涌現出一批新興包機公司,如中一航空、東海公務機、漢華航空、南山公務機、懿豐公務機等。

    據全球領先的公務機製造商加拿大龐巴迪公司介紹,中國引進的第一架噴氣公務機就是龐巴迪的裏爾35型飛機。1995年,海航集團成立金鹿公務機業務部門標誌著中國該市場的起步,其使用的第一架飛機是龐巴迪的裏爾55型飛機。目前,龐巴迪公務機旗下裏爾、挑戰者和環球飛機三大系列共計110架飛機在大中華區運營,近3年交付飛機數量超過40架,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40%。

    除了市場擴大、機隊升級等方面使世界巨頭與中國共享機遇外,中國在全球航空製造業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以空客為例,中國企業已經全面參與該公司飛機的設計、原材料供應、零部件生産、大部件製造和裝配等各領域。中外合資企業空客A320系列飛機天津總裝線,是歐洲以外首條空客飛機總裝線,為空客在美國設立總裝線提供了範例。未來,空客的“天津飛機”不僅用於供應本土市場,而且將交付中國以外的亞洲其他航空公司運營。

    複合材料在現代飛機上的使用比例越來越高,相關製造成為前沿技術,在此方面中國也和跨國企業深度攜手。空客與中方合資的哈飛空客複合材料製造中心,已經成為亞洲最大複合材料製造企業。對於另一家航空巨頭美國波音公司而言,其主要機型上也都有中國製造的零部件。中國還參與了包括787夢想飛機在內的所有波音機型的製造。

    龐巴迪則自上世紀80年代就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及其子公司展開部件生産合作。到了90年代合作又擴展至商用飛機領域。2006年,龐巴迪與中國的關係進一步加強,該公司與沈飛民機簽署大單,後者為龐巴迪新一代Q400渦輪螺旋槳飛機提供主要部段。如今,沈飛民機繼續為龐巴迪一種主要機型提供佔整機結構一半以上的部件。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後來也成為龐巴迪全新C系列飛機的主要供應商。該公司還和中國商飛公司建立起多年夥伴關係,並且繼續增進合作。

    展望未來,中國航空業發展前景廣闊依然是業界共識。不過,陳菊明也指出,中國民航面臨空域資源緊張、機場擁堵和飛行員短缺等挑戰,需要各方緊密配合、採取切實可行方法,有效釋放巨大潛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近期,空客宣佈推出A330區域型飛機,主要是根據短程飛行特點,將A330寬體飛機進行改進和優化,降低單座運營成本,從而可以在良好的經濟效益前提下,將更多的寬體飛機用於國內航線,以更少的航班運送更多旅客。

    “中國航空運輸市場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波音民用飛機集團市場營銷副總裁蘭迪·廷塞斯説,航空租賃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等新興商業模式、新一代高效飛機的涌現以及消費者不斷演進的消費方式,正在驅動新的增長以及未來的航空發展趨勢。

    有專家認為,中國的航空公司將更加注重發展新的商業模式、增加新的目的地、提升運力並擴大資源,這些趨勢決定了未來市場需求將更加傾向於擁有高燃油效率、低運營成本、先進環保技術以及最優乘客體驗的機隊組合。這些對於國內外飛機製造商既是新挑戰,也是更大的機遇。

    龐巴迪媒體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令人矚目的新興航空市場,也是該公司全球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相較于其他經濟體依然領先。龐巴迪相信,中國領導層將憑藉智慧、方法和決心,引領國家創造新的經濟奇跡,跨國飛機製造商也會和中國共同成長,分享新機遇。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