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三個全面” 邁向偉大復興——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述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28 07:0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新華社記者 李斌、陳二厚、鄒偉、趙超)改革,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釋放強大動力;

法治,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實保障。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吹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號角。

“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三個全面’的邏輯聯絡……”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講話高屋建瓴、發人深省。

“奉法者強則國強”

從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運籌帷幄,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穩步前行,治國理政水平達到新高度

“四中全會既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政治方向,又對依法治國提出了新的目標和任務,是治國理政的新起點。”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副主任楊小軍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這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戰略思考和執政指向。

從同中外記者見面時闡述對民族、對人民、對黨的“重大責任”,到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明確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目標,從出臺“八項規定”到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仔細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700多個日日夜夜,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的征途上邁出了新的步伐,社會生活氣象一新,人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呈現出蓬勃生機和活力。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攬全局,運籌帷幄,穩步推進黨的十八大部署的各項任務。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圍繞十八大報告的部署,在經過週密調研、詳細規劃後,一年前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決策,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總目標,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圍繞十八大報告的部署,剛剛閉幕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站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的高度,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路線圖和時間表……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一個是動力,一個是保障。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説,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召開,標誌著我們黨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實踐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對治國理政規律的認識和實踐也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民族復興中國夢,從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歷經700余天,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大格局呈現在世人面前。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中央提出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戰略路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戰略重點,兩者相輔相成,標誌著中國共産黨人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有了新認識,國家治理現代化納入了法治軌道,意義非常深遠。”湖南省委黨校教授艾醫衛表示。

“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

在黨的領導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雙輪驅動、兩翼齊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法無禁止皆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上海自貿區綜合服務大廳內,紅色招牌上的21個大字分外醒目。

外貿增速兩位數、新設企業1.2萬家、以“負面清單”探索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邁出大步伐……成立一年來,上海自貿區交出的成績單亮點頻現,改革魄力與法治精神激蕩其中。

事實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強法治建設,已然成為中華大地上的生動實踐。

——取消和下放6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以簡政放權為“當頭炮”的政府職能轉變邁出新步伐,行政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持續改善;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文化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

——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公佈《國務院關於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生態領域連續出臺重大改革舉措,打響了環境保衛戰。

——廢除勞教制度,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一系列司法體制機制改革舉措密集出臺,向“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加速邁進。

——集中清理1978年以來制定的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其中近四成被廢止或宣佈失效。以《中國共産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及《中國共産黨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備案規定》這兩部黨內的“立法法”公佈為標誌,依規治黨邁出重要一步。

……

改革和法治並肩而行,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生機勃勃、規範有序。

當前的改革,是法治下的改革。當前的法治,也是改革中的法治。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喻中認為,法治下的改革對於法治建設的正面效應體現在兩方面:依據法定程序,通過改革完善現行法律,或廢除不恰當的法律規範,從而提升法治的品質;改革過程中對政治關係、經濟關係、社會關係的調整,可以優化法治環境,為法治建設提供更堅實的支撐。

“反過來看,改革中的法治也有助於促成改革。”喻中説,法治為改革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礎,為改革的有序展開提供了程序性的規範,也能夠將改革的成果鞏固下來。

專家指出,站在更高層面上看待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國,兩者的相互推動,恰恰是更好推進改革和依法治國的動力。

“今天的改革,是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是深化的而不是表面的。”楊小軍説,我們需要用權威、公平、發展、穩定的“定海神針”即法治來定義改革、推動改革、規範改革、保護改革。

——讓改革和法治更好地並肩而行,必須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

今年8月31日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修改7部法律的決定。這樣的修法力度,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歷次會議中是不多見的。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推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涉及改革領域的現行有傚法律就有130多部,需要制定、修改和廢止的立法項目有76件。按照中央部署,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著力提高立法質量,努力推進法律“立、改、廢、釋”工作,充分發揮立法對於改革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讓改革和法治更好地並肩而行,必須更加注重“法治引領”。

“改革離不開法治的引領和保障,否則就可能引起混亂;法治必須緊跟改革的進程和步伐,否則就可能被廢棄淘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李林説。

李林指出,相對於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相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改革與法治都是手段、方法、舉措和過程,兩者的價值特徵、本質屬性和目的追求是一致的。

“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時不我待,時不我予!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夯實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法治基礎,中華民族必將在深刻變革中走向偉大復興

在現代化征程上,中國站在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節點——

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2020年,還有6年;距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2049年,還有35年。

這是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這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目標催人奮進,挑戰愈顯嚴峻——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轉型期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依然存在,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執法司法問題還比較突出,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

“要保持我國經濟社會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勢頭,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就必須緊密結合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夯實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法治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闡釋振聾發聵。

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就要以改革為動力,以法治為保障,奮力開闢通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

這是破解發展難題的清晰路徑——

“我們這樣的小企業很難享受到基準利率,一般企業從銀行拿到貸款的實際年息達到10%甚至更高,即使如此也常常難以貸到。”江蘇丹陽雙儀光學器材公司總經理馬雲燕説。

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政府密集出臺了調整存貸比口徑、設立循環貸款等改革舉措,但由於缺少法律約束,在一些地方收效甚微。

“法治在構建現代化國家經濟治理體系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目前在一些重要經濟領域還存在著立法空白,各類政策主要依賴黨的文件和政府法規,缺乏更高層級法律的保障,亟待補‘漏’。”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後趙國鴻説。

民有所呼,黨有所應。十八屆四中全會的部署,體現了推動各領域改革發展對提高法治水平的要求。

“這意味著更加重視發揮立法對改革的推動作用,在立足國情、借鑒國外經驗基礎上,適度超前謀劃立法,使立法更具前瞻性。”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利明説。

這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籬的清晰路徑——

創新驅動高歌猛進,企業産權制度如何確定?民間資本活力迸發,同臺競技如何維護公平利益?擴大內需勢頭不減,消費者權益如何保障?

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順利,但由於遇到“三期疊加”的階段性新特徵,改革所受到的各種阻力和問題亟須化解。

“改革怎麼改、改到什麼地步,需要法律來確定。改革會消除舊有的利益,為新的制度建立提供基礎和良好條件。”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偉東説。

深化改革到哪一步,法治建設就要推進到哪一步。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必須依靠法律來解決,形成不願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環境——十八屆四中全會發出清晰的信號。

“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那些打著改革旗號故意規避甚至破壞法治的行為,那些借改革之名行部門保護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之實的違法行為,將得到堅決制止和糾正。”李林説。

這是厘清國家治理與市場治理,讓全社會活力更加奔涌的清晰路徑——

改革進入攻堅期,需要通過法治劃清政府與市場的作用邊界,形成有序推進改革的方式,有法不依只會讓“看得見的手”進退兩難,“看不見的手”難以施展。

“法治應成為政府與市場的‘平衡器’,在政府與市場兩者作用不可偏廢的情況下,更需法治之腦去控制政府與市場之手,彌補它們的失靈現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曙光説。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明確部署。

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看來,這一部署意味著將加快政府與市場關係的立法,確立以政府與市場關係立法帶動經濟體制改革的新思路。

“相對於有形的現代化,改革與法治是無形的現代化。”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説,讓兩者比翼齊飛是大謀劃、大戰略、大佈局,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了制度保障、體制保障和機制保障。

此時此刻,站在特定的歷史節點回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從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依法治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邁出新的步伐。

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

人們堅信,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華民族必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闊步走向偉大復興。

責任編輯: 呂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