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慶福同志用自己一輩子的行動,詮釋了為民、務實、清廉,上海為有這樣的好幹部感到驕傲!”31日上午,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會見了湯慶福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他強調,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為民、務實、清廉”,在湯慶福同志身上得到了生動體現,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上海要按照中央要求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和科學發展先行者,就是需要這樣的精神、這樣的作風、這樣的好幹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為建設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作出應有的貢獻。 韓正與湯慶福同志的夫人胡小鳳等報告團成員一一握手,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湯慶福同志親屬表示誠摯慰問,向報告團成員表示衷心感謝。他説,湯慶福同志的先進事跡在中央和上海市媒體報道後,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湯慶福同志一輩子老實做人、勤懇幹事、清白當官,無愧於“時代楷模”稱號,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 韓正説,湯慶福同志用自己一輩子的行動,回答了一個重要問題:我們的黨是為了誰、我們的領導幹部是為了誰?他的答案就是踐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一個人做一兩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湯慶福同志60多年的人生,實實在在地詮釋了務實的精神。他是黨的好幹部,一生嚴於律己、清正廉潔,從他身上充分體現出社會正能量。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像湯慶福同志這樣的楷模來感召、來感染,他的這種精神和作風,是當前上海發展尤其需要的,全市幹部都要向他學習。湯慶福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精神永遠在我們心中,也必將在上海的幹部隊伍中進一步得到發揚。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麟,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尹弘參加會見。 本報訊 (記者 張建群)昨天上午,由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級機關工作委員會和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進出口商會聯合組織的湯慶福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上海市委黨校大禮堂舉行。市委副書記應勇出席報告會並講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徐澤洲主持報告會,並宣讀了《中共上海市委關於開展向湯慶福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 應勇説,湯慶福同志一輩子做好人、當好官,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是有口皆碑的“中國好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20個字的好幹部標準,在湯慶福同志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我們要深入學習、大力弘揚湯慶福同志的崇高精神,學習他愛黨愛國、一心為民的堅定信念,學習他敢為人先、攻堅克難的創新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捨己奉公的高尚情操,學習他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務實作風,把湯慶福同志的精神作為一個標桿、一面鏡子、一種鞭策,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工作,甘於奉獻,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最大的力量。 湯慶福同志原是上海市外經貿委(市外資委)副主任、上海市口岸辦副主任,2007年退休後任上海進出口商會會長。2013年6月20日,因過度勞累突發心臟病逝世,終年66歲。 幾十年來,湯慶福同志始終堅持黨的優良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在上海市外經貿系統工作30多年,參與制訂了上海外貿創新轉型的一系列思路、方案及中國入世後上海的行動方案和應對措施,積極參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全心服務上海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大力推動社會組織建設創新。他分管的貨物、服務貿易工作,在全國長期保持領先地位;參與創辦的上海工博會、上海跨國採購大會,已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工業博覽會、跨國採購交易會。 他是有口皆碑的清官、好官,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官品官德為人稱道,幾十年堅守“權力不為謀私,當官只為做事”,無官腔、無官氣、無官話,“為民務實勤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在思想和行動中。 2014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在中央電視臺將湯慶福同志作為全國重大典型向全社會發佈,授予湯慶福同志“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為深入學習宣傳湯慶福同志的事跡和精神,進一步營造學習先進模範的良好氛圍,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上海市委號召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廣泛開展向湯慶福同志學習活動,報告會上,徐澤洲宣讀了《關於開展向湯慶福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 報告會上,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申衛華、上海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丁士英、上海市商務委團委副書記杜娟、湯慶福之子湯奕飛、本報記者張建群作為報告團成員,分別以《上海外貿脊梁》、《我們永遠的好會長》、《做個坦蕩的共産黨人》、《父愛如山》和《一個共産黨員的本色情懷》為題,從不同側面講述了湯慶福的感人事跡。現場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很多人忍不住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各主辦單位領導,市級機關及各區縣黨員幹部和社會各界代表1500人參加了報告會。 全市還將按照中央要求,繼續深入開展向“時代楷模”湯慶福學習活動,組織巡迴報告、座談會、集中學習會,拍攝播出微電影、公益廣告人物形象宣傳片,製作推出招貼畫、編輯出版湯慶福事跡圖書等,不斷擴大學習宣傳活動的影響,引導幹部群眾以湯慶福為榜樣,學習典型、趕超先進,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據了解,主辦單位將把報告會的視頻上傳到上海市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並製作成光盤下發全市各單位各部門學習。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