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2月2日電(記者 馮源)根據讀者投訴,浙江一家媒體的記者采寫了報道,批評一小區部分居民在道路綠化帶上種菜的不文明行為。一些小區居民不樂意了,聯名向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反映報道失實。
浙江省新聞道德委調查發現,事關百姓糾紛,但記者並沒有採訪“種菜方”,而“綠化帶”實是路邊的泥地。他們向當事媒體提出了三條處理意見:坦誠溝通、誠懇道歉,刊發後續報道,責令當事人反省並給予處罰。事後,媒體舉一反三,強化了采編流程管理,加強了職業道德和素養教育。 這一案例最終進入到浙江省新聞道德委的“負面案例清單”。道德委秘書長蕭敏健表示,把新聞宣傳失德失范的典型案例列入清單,旨在警示倒逼媒體記者編輯增強道德自覺,提升職業素養,做有情懷、有擔當、走基層、寫精品的優秀新聞人。 浙江在2004年建立了全國首個新聞行業社會監督制度。而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在去年5月29日成立後,繼續鞏固了這一制度。500多名社會監督員組成覆蓋全省媒體的監督網絡,重點關注導向偏差、失實新聞乃至虛假新聞以及低俗之風等媒體不良現象。 “廣大社會監督員接觸方方面面,能夠獲取更多的意見,反饋給新聞媒體。”社會監督員、空軍某部退休幹部李志成説。今年,他們就發現,一些都市類媒體廣告與新聞間日益混淆,不但模糊了讀者視線和傳媒格調,更透支了媒體人的職業操守和傳媒的公信力。 浙江省新聞道德委接受了這一批評,提出了評議意見,要求管理部門整改。今年10月,浙江省工商部門集體約談了廣告信用指數全省排名靠後的23家媒體單位,要求堅守道德底線,依法刊播廣告。 據統計,浙江省新聞道德委至今共接到涉及媒體的投訴165件,有61件投訴新聞失實,31件投訴不良廣告,59件給媒體提意見,14件提建議。而90%以上的投訴經過調查核實、交辦督辦、處理反饋等方式,已經辦結。在去年記者節前夕,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和浙江省記協還共同起草制定了《浙江新聞媒體道德自律公約》,全省151家簽約媒體都將其作為新聞道德考核內容。 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錢大成説,目前,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已經形成了評議、協調、通報、追責、評估、監督等比較完善的工作制度,建立了負面案例清單監督、新聞道德委員監督、社會監督員監督等監督機制,從而更好地發揮了行業組織的自律作用,為浙江新聞隊伍的道德建設和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建設提供內生動力。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