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左右GDP目標火線解讀:擁抱新常態奔小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5 10:37 來源: 一財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備受矚目的中國2015年重要經濟數據目標終於出爐。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剛剛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今年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鄉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增長6%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排放繼續減少。

    此外,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62萬億元,比去年增長2700億元,赤字率從去年的2.1%提高到2.3%。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2%左右,在實際執行中,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

    官方資料顯示,從2005年~2011年,中國GDP目標均設在8%左右,此後三年定在7.5%左右。這都是根據當時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所作出的審時度勢的判斷

    銜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對於2015年GDP增速定於7%左右,第一財經採訪的委員和代表表示“認同且支持”。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7%的數據不僅是與編制“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同時考慮到當前就業容積下的就業需要。

    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中第一個百年目標是,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八大報告同時提出,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7%左右的增長預期,考慮了需要和可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歸和和客觀實際,可以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報告同時提出,各地要從實際出發,積極進取,挖掘潛力,努力爭取更好結果。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此前指出,如果2015年經濟能夠實現7%的增長,要想在2020年實現經濟增長翻番的目標,則“十三五”時期的經濟增長,6.5%是底線

    依然強調區間

    “從國際橫向比較來看,這一數據不僅在世界上是遙遙領先的,就算在新興國家也是很高的。”朱光耀説,2014年我國經濟增速佔全球經濟總增量超過20%,在全球經濟體中依然居於首位,中國經濟依然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最重要貢獻力量之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劉培林今天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預期增速目標比去年低,是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戰略安排,也回應了認為中國經濟很快會大幅度減速的觀點。事實上,中國離全球技術前沿尚有不小差距,仍然有中高速增長的潛力,所以,設立這樣的預期目標是符合規律的。

    他同時認為,實現這個預期增速目標,也不是輕而易舉的,難點在三個方面,其一,這是轉型升級基礎上的目標,不是原來經濟結構的成比例縮小。其二,把私人部門的預期引導到這個目標上,得到私人部門的響應,激發私人部門的投資和轉型升級,有難度。其三,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兩張皮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傳統財政和貨幣政策傳導有梗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經濟增速目標依舊強調“左右”區間概念。有觀察人士表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增長目標是預期性指標,而不是約束性指標,是我國期望的發展目標,主要依靠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來實現。

    此外,CPI和M2的下調也引發市場關注。近期,CPI和PPI均創下逾5年新低,這引發了市場對於中國經濟陷入緊縮的擔憂。但本報採訪的學者認為,但從CPI指標來看,目前我國CPI依然為正增長,還未進入“通貨緊縮”階段。

    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全年進入全面通縮和整體性通縮的可能性不大。他判斷,CPI短期內可能會有波動,但出現持續負值的可能性比較小。

    瑞銀最新研報也提出,政府在總基調提法不變的情況下釋放更多寬鬆姿態,即強調財政政策需要“加力增效”、貨幣政策需要更加強調“鬆緊適度”,這意味著政策不會像去年那麼緊。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